第18部分 (第2/4页)

话里的好意,笑道:“好,建龙哥你说。”

“哈哈,同意就行!”马建龙爽朗道:“我想聘请老弟做咱们公司的发展顾问,没什么实质工作,也不影响兄弟在任何地方发展,就是说什么时候兄弟在公司发展上有什么建议可以提一下。年薪待遇方面跟我们经理等同。”

“你看合不合适?”

“这……”张凡完全没想到他会提出这样的‘回报’,心里再次佩服马建龙的眼光。

他抿嘴笑道:“建龙哥就这么看得起我?公司其他董事不会愿意要我这个大闲人吧?”

“他们说的不算!真听他们的,我建龙集团发展不到今天……”

“是不是小凡?电话拿过来让我说两句……”

马建龙兴致勃勃谈到一半,屋里头马老爷子便张口发问,听得出老爷子现在也很高兴。

聊了约十分钟,马建龙单方面把张凡工作的事给定下,他还不知道张凡现在已经是一家公司的创办者。

……

通话结束不久,还在燕京机场逗留的周扬也打来电话向张凡祝贺,谈吐间比他这个原作者更加的兴奋。

时间推移到7点40分,一段天气预报结束之后,央视1套栏目又开始了很多华夏人茶余饭后必看的栏目《焦点》。

这期《焦点》配合国家‘经改’而专门推出的特别栏目。

节目方依然邀请郭莫雨作为做客嘉宾,对方案内容进行解释和讨论。

主持人:“这次‘经改’方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如果经常关注经济,并喜欢上网的朋友应该不会太过陌生。因为早在上个月就有一位网友提出了同样的建议,几乎是与国务院方案100%吻合……等下我们就听听‘zf未来的’观点。”

……

“波哥,嫂子,我去趟厕所。”看到这儿张凡紧张感忽然上升,起身离开客厅。

电视继续:

“众所周知,当时‘zf未来’面对互联网90%质疑声中,郭先生您是第一个公开支持的。您当时是怎么看他的这些建议?有没有想过会和今天的方案这么吻合?”

“嗯。”

镜头对准郭莫雨,见他含笑点头,放下茶杯道:“张先生文章公开没多久,我就和他私下见过,并听了他的一些看法。二者的吻合相似这恰恰说明先生对国情、以及国际金融方面大局观的了解和远见卓识。”

“我父亲郭文来对张先生做出过评价,八个字:智观现在,眼观未来。私下里张先生说过,他是他不懂什么是经济,只看大局。从华夏经济长远角度考虑,经济转型势在必行,这次金融危机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聪明人都会抓住……”

“嗯嗯!”两位主持人频频点头。

谈了两分钟男主持道:“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想对于这套方案,看的最明白的还是‘zf未来’张凡先生,下面我们电话联系一下他,听听这位网络学者是怎么看的。”

……

“嘿,这巧了,原来zf未来跟咱凡子一个名字。”李波听后一笑,对着厕所喊道:“兄弟,电台要采访你呢。”

“波哥先帮我接一下,我马上过去。”张凡洗手回应。

陈欣听着这哥俩一笑一答很开心,王治也沉浸在欢声笑语中,但让他们都没想到的是,张凡的手机果然响了!

“喂,那位。”

“你好,我们是中央电台《焦点》栏目,相对张凡先生进行一下电话采访。”

(电话、电视同时传出……)

“呵呵……你咋不说你…你……”

说到一半,李波的手开始颤抖,两眼圆溜溜的看着电视和王治二人!

嘣——

陈欣手里的饭碗摔在地上,清脆的声音通过电话传到远在燕京的演播室,又从信号沿着电视扬声器散出。

声声回荡,三人结舌……

“怎么了?”回客厅,张凡见三人像是雕像一样。

“弟,找,找你的,中中央电台!”李波努力克制着激动,把手机递过去。

张凡这时明白,笑着接过手机:“你好,我是张凡。”

……

7点50分,电视。

“今天的《焦点》就是这样,感谢郭先生、张先生。关于经济我们要谈的还有很多,明天我们将继续有关话题……”

“哎呀草!兄弟,你你你真是深藏不漏!这到底是咋回事?弄了半天那网上火的不行的‘未来’是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