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 (第1/4页)

当她回首这段往事时,竟然从来没有过悔恨,没有遗憾,也没有不忍和对自己的谴责,没有任何挣扎犹豫,只有欢笑,欢笑,还是欢笑。

这岂不是很美好的事吗?

顾卿张开眼,看着一脸百感交集的方氏,发现自己还是没有办法像看待晚辈那样的看待她。

但这无所谓,要是能像朋友一样,也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她在轮椅上抬起头,像是对待一个普通的朋友那样笑容可掬地对着方氏说:“我快死啦,以后信国公府里,除了李茂,就你地位最高了。我不能继续时时刻刻让你警惕,但即使是这样,你还是要一直做一个好人呐。”

方氏眼睛和鼻子都火辣辣的疼,她哽咽着胡乱的点着头。

“不管有没有人盯着媳妇,媳妇以后都会做个好人的。”

就算没有了婆婆的看顾,也没有了大嫂日夜神出鬼没的出现,她也会自己时刻警惕着,不要再让自己陷入以前那种充满绝望的黑暗里去的。

好不容易有了希望,为什么还要回头呢?

顾卿看着方氏的表情,知道她明白了自己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欣慰地笑了。

“你现在已经是个好人了。从你开始悔恨的那一刻起,你便已经走向好人的那一边。我可以放心的走了,你要记得你答应过我的话啊。”

方氏悲伤的几乎站不住身子,一下子跪倒在她的身前,嚎啕大哭起来。

顾卿含着笑,用自己能动的右手抚着她的后背。

哭吧,哭吧,和你那不堪的过去道别。

从今天起,你要努力坚持一辈子做一个好人呐。

你的一生如此长,可怕的只是很短的一小段时间而已。

这笔买卖实在是划算的紧,不是吗?

七月中旬,顾卿终于起不了身了。

她没有办法再一点一点的打理自己的后事,也不能再喜滋滋的数着自己收藏的首饰,和方氏一起愉快的讨论“这个给孙燕妮”、“这个给李湄”、“这个给张素衣”之类的话。

邱老太君的病情在一点点恶化,张璇玑、寇麒和张玄接到消息以后,就入了府,搬到了持云院的外室里,片刻都不敢离开。

张玄是和邱老太君有过约定,带着罂粟花奶和曼陀罗汁随侍一旁,为她减轻痛苦的。

张璇玑则是被皇帝派来祈福的。邱老太君快要死了,天梁却没有一点黯淡的样子,楚睿听了张璇玑勘测到的天象,觉得还有希望,张璇玑便自动请命,跟着师弟来邱老太君身边观察。

可无论张璇玑怎么看,这都是一副将死之人的面相,完全没有回天的可能。

黑气弥漫的比张玄预想的还快,邱老太君能不能活到百日,都已经很难确定了。

七月上旬的时候,李钊的父母也从荆南老家来了。他们是听到邱老太君已经不行的报信,特意从荆南老家过来送她老人家一程的。

自家两个儿子在信国公府里过的这么好,就连前程都有了着落,李蒙的这位堂兄李荣是把信国公府当做恩人来看的,李钊之母更是感激涕零,时时刻刻在邱老太君身边伺候着,有时候方氏去管家里的事情,她就代替方氏处理邱老太君身上一些不适合孙辈打理的私事。

又过了几天,陪着自家的丈夫在最南边的崖州任官的李家庶女也赶回了京城。

她是得到“嫡母”病重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往回赶的,这是盛夏,等她赶到京城,整个人都瘦的只剩一把骨头了。因为路途太遥远,她没带她的儿子回来,即使是如此,也让信国公府全府上下都十分诧异。

崖州偏僻,回一趟京城太难,她不是李家的骨血,本不必这样拼命赶回来的。

也多亏了“堂伯母”和这位“姑奶奶”来了信国公府,有女眷和没女眷是差很多的,她们的回来,让持云院里都轻松了许多。

李湄被抱到了顾卿的房里,日日夜夜的和顾卿住在一起。会这样做,是因为已经搬进信国公府的张玄说李小妹命格极贵,和邱老太君在一起,或许能稍稍减少一点她的痛苦。

说来也奇怪,在地上会到处乱爬,坐在父母兄长腿上都一刻不会停的李湄,到了顾卿的床上却老实的很,既没有像大人想象的那样会胡乱翻滚压到已经不能动弹的老太太,也没有因为不耐烦而大哭大闹。

等死的日子是很可怕的,顾卿正感觉自己的生命一点点的在往身体外流逝。她的四肢开始僵硬,连舌头都变得麻木。

如今她大小便都在床上,要靠几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