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除听的能力外,看的能力也因此而有长足的进展,因为你要在课堂上关拢书本子,随时回答教师关于书内情节的问句,或参加这些情节的讨论,那你在上课前仅仅查了生字,读了一两遍是不够的,必须完全了然全课的情节,才能胸有成竹,应付裕如。换句话说,你看了你的功课,必须在关拢书本之后,对于书内的情节都能明白:这样的训练,对于看的能力是有很大的益处。我和同学们最初却在心里有些反对,认为教师问起文学的内容好像和什么历史事实一样看待,使人费了许多工夫预备。但是经过一年之后,觉得自己的看的能力为之大增,才感觉到得益很大。

还有一位英文良师是徐守伍先生。他是当时的中院主任,等于附属中学的校长;当我们到了四年级的时候(当时中学是四年制),他兼授我们一级的英文。他曾经在美国研究经济学,对于英文也很下过苦功。他研究英文的最重要的诀窍是要明白英文成语的运用。这句话看来似乎平常,但是在初学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受用无穷的秘诀。徐先生还有一句很直率而扼要的话,那就是你千万不要用你自己从来没有听过或读过的字句。这在中国人写惯中国文的人们,也许要觉得太拘泥,但是仔细想想,在原理上却也有可相通的。我们写“艰难”而不写作“难艰”,我们写“努力”“奋斗”而不写作“奋力”“努斗”,不过是由于我们在不知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听过或看过这类的用法罢了。初学英文的人,在口语上或写作上往往有“捏造”的毛病,或强把中国语气强译为英文,成为“中国式的英文”!要补救这个毛病,就在乎留意不要用你自己从来没有听过或读过的英文字句。在积极方面,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便须时常注意成语的用法。成语的用法不是仅仅记住成语的本身就够的,必须注意成语所在处的上下文的意思。我们在所阅读的书报里,看到一种成语出现两三次或更多次数的时候,如真在用心注意研究,必能意会它的妙用的。我们用这样的态度阅读书报,懂的成语越多,记的成语越多,不但阅读的能力随着增进,就是写作的能力也要随着增进。

黄先生使我们听得懂听得快,看得懂看得快,偏重在意义方面的收获;徐先生使我们注意成语的运用,对于阅读的能力当然也有很大的裨益,尤其偏重在写作能力的收获。

7�英文的学习(2)

我觉得这两位良师的研究法可通用于研究各种外国文。

8�修身科的试卷(1)

我读到中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家中对我的学费已无法供给,经济上陷入了困境。在四面楚歌之中,忽然得到意外的援军!在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有一天无意中走过宿舍里的布告板的前面,看见有一大堆人伸长脖子看着一大篇的校长的布告,上面开头便是校长对于品行重要的说教,最后一句是“本校长有厚望焉”,随后是大批“优行生”的姓名。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我自己的姓名也赫然夹在里面凑热闹!老实说,我当时对于“优行”这个好名称却不觉得怎样,可是听老同学们说起做了“优行生”可以得到免缴学费的优待,对于我当时竭泽而渔的苦况却不无小补。

说起当时这种“优行生”的资格,却也颇有趣味。最重要的是在大考时候那一篇修身科的试卷。修身科的教师就是当时的国文教务长,教的是宋明的理学,油印的讲义充满着许多慎独的功夫、克欲的方法。教师上课的时候,就把这些讲义高声朗诵,同时在课堂里大踱其方步。他只是朗诵着讲义,不大讲解其中的意义,朗诵之后,余下来的工夫就大骂当代的一切人物,这些人在他似乎觉得都不合于他心目中的修身的标准!骂得痛快淋漓,往往要骂得哄堂大笑。当他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当儿,如偶有同学在课堂里打瞌睡给他看见,他就要大声发问:“你昨天夜里在被窝里干什么?我看你的脸色很靠不住!”弄得哄堂大笑,那个同学往往要难为情得面红耳赤,无容身之地!到了大考的时候,他出一个多少有关理学的题目,叫大家做一篇文章。其实这篇文章的好坏,与其说是关于作者平日修身的怎样,不如说是关于作者国文程度的怎样。国文好的人就大占便宜,和修身不修身似乎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就一般说,国文好的同学大概多是用功朋友,在品行上不致怎样拆烂污,但是也有例外的。我就亲知道在另一级里有一位同学在考“修身”的前一夜,还请假在外打了通宵的麻将,第二天早晨匆匆到校应考,因为他的国文程度很好,考卷上仍得到一百分,他的大名仍在“优行生”之列!

大概“优行生”的推举,是在教务会议中由修身科教师提出,由其他教师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