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 (第2/4页)
强大的电源,并成功地研制了动能拦截弹小型阵列式固体发动机机组,在拦截弹道导弹时能迎头拦截,大幅度提高命中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红旗-9B的另一款寻的头是由C-803反舰导弹的热成象跟踪技术改造来的,专门用于攻击大型低速的气动目标。这次攻击B-52的就是这种寻的头,它不怕B-52的强大的干扰器。而且它能通过数据链接收“冷眼”被动相控阵雷达或YJ-14预警机跟踪的目标信息,可显著提高目标跟踪能力。
经过以上一系列改进后,红旗-9B的反导能力有很大提高,可拦截飞行速度更快、距离更远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隐形飞机,一跃成为世界先进的双重用途先进防空导弹系统,成为独立于美、俄、欧系防空导弹家族的另一极。
我军的二炮部队还对发射系统作了重大改进,研制了冷发射系统。采用这种发射系统很容易把导弹发射筒埋入地下井,可以在某些战术环境下提高导弹的生存率。而且如前所述,这种发射系统还很容易转换为垂直发射系统。所以在这里略微叙述一下冷发射技术的原理和我国的研制状况。“冷”发射是相对于导弹依靠自身的发动机从导弹发射井中升空而言的。这一技术是前苏联科学家首先开发成功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美、俄、英、法的洲际核导弹都是隐蔽在地下发射井内的,导弹的发射升空是极为惊险的事,火箭发动机喷射的3000-4000度的燃气就喷在井中,没有防护装置的话导弹自身就要被烧毁了。因此发射井都有双层井筒,壁间可以喷淋冷却水来冷却燃气,一个发射井冷却水就需要数千吨呢。由此可见一个发射井的工程有多大了。我国最开始研制出的洲际导弹只能装在导弹发射架上发射,依靠选择安装在高大崖壁下来提高导弹的生存率。后来美国人的侦察卫星发现前苏联一种新型洲际导弹加大了直径,居然仍能利用旧的发射井,自然大为震惊。
经过努力搞清楚,前苏联科学家研制出新的地下井发射技术,地下井取消了双层井壁,自然就可以放置更大直径的导弹。导弹当然不能靠自己的发动机升空了,在井筒底下放置发射的火药上面盖一块与井筒直径一样大的托板,导弹放在托板上。一旦点燃发射药,产生的1千多度的高温气体以巨大的推力推动托板上升,托板则把导弹高速举升出发射井。导弹离开发射井后再点燃火箭发动机的。1千多度的火药气体比起3-4千度的火箭燃气自然要算是“冷”的了。冷发射的优点除了可以缩小发射井的直径,取消复杂的冷却装置,而且发射准备时间要短得多。当然其中同样涉及大量的技术问题。
我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研制“反击1号”、“反击2号”反弹道导弹时就决定采用地下井冷发射技术,当时这些反导弹都是安装核弹头的,防护是很要紧的。虽然后来“反击”系列的研制中止了,但是冷发射技术成了很重要的技术储备,后来用到了洲际导弹的发射井中了。我军的科技人员无愧于四大发明的传人,在发射药的研制上始终跻身世界的前列。我军研制的CZ-1、CZ-1L垂直发射系统也采用冷发射技术,缩小了发射筒直径,增加了装载密度;而且采用了“兰牙”技术,不用连接插头就可以向每枚导弹的弹载电脑灌注目标信息、控制指令。美军的KH-42垂直发射模块采用套筒式发射筒,发射时燃气从夹层中被导引走,而且由电源和数据线组成的插头与导弹相连,脱离装置也是蛮复杂的,一旦故障导弹就不能升空了。
伊特巴亚特岛和巴坦岛上种植的高大灌木,布设的雷达角反射器隐蔽了地下井的施工。以“战斧”3百多公斤的战斗部除非命中井盖中心15米的范围内,是不可能毁掉导弹或发射井的。那么这些导弹所需要的目标信息来自何方呢?绝大多数都是由三块裸露的“岩石”提供的,这三块“巨石”散布在山坡上,毫不起眼又不散发电磁波,所以“战斧”和“超级大黄蜂”都不会来“照顾”它们。而它们厚重的碳纤维玻璃钢外壳足以抵挡弹片的侵袭。内部的“冷眼II”被动相控阵雷达根本不愁没有电磁波的辐射源,远处的美军特混舰队的各舰的宙斯盾雷达都在开足马力地运作,天空中的“鹰眼”预警机、“超级大黄蜂”的机载雷达无不在发射强大的波束。因此,天空中的每个目标都清晰地显示在巨大的屏幕上,指挥人员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把圈定的目标分配给每一枚导弹。
当然在晚上,就不必使用导弹来打击那些无人机了,只要发射些焰火弹掩护一下,歼-17就可以给“捕食者”们点名了。却说那12枚从地下井中被弹射升空的红旗-9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