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1/4页)
个师的兵力。这仅是一个例子。
自卫反击战一展开,中央到拉萨前指有8根光纤、2条卫星频道以及拉萨到北京的地面微波通讯线路的三分之一的容量都提供给电子战部使用。我国分布在英、美、法、日等国的网络斗士通过各种方法突入印度国家基础信息系统的要害部门,获取了大量的情报。尽管由此很难进入印军的专用网络。但是当今的战争都需要地方政府的全力配合,铁路运行图的变化、某些公路段对民间的封锁等等都蕴含了军事调动和战争准备的重要信息。至于详细的天气预报对军事行动的意义那更是人尽皆知的了。
而前指的电子侦察部队和中央突击师、第2陆战师等前线作战部队的电子战团则在战斗中抓住一切时机夺取印军配置的电脑,并抓紧进入其军用网络快速截获珍贵的情报。当时印军已经在连、排级配置了电脑,并与战区战术网络连接。那些特种兵分队充分利用电动直升机的隐蔽性与电子战专家一起深入敌后,奇袭印军的基层连队。印军的电脑操作人员被迫交出了各种密码和口令,电子战专家可以顺利地进入印军的战区战术网络,他们各施奇策突入印军的各个电脑系统,以获取印军的兵力部署、各处基地、防空阵地的结构、巡逻部队的执勤时刻表等等珍贵的信息。各分队获得的信息很快就可全部汇总到前指和中央的信息库中去了。
我军攻占印军第八整编山地师后,电子战团的专家蜂拥而至,他们首次有机会了解印军师一级战术网络系统的配置、安全管理,以及与东北战区的网络连接,对其后的信息战极为有利。光是从基地数据库中得到的基地的管道、通讯、网络系统的详图,仓库布局、储存物资的清单等等就是价值连城的资料,为我军其后的改造利用工程可以节省多少费用啊。当然他们也充分利用印军尚未切断与第八师的网络连接之际,进入了东北战区司令部的数据库,转瞬间他们就下载了大量珍贵的信息。
我军在攻击第十整编山地师基地时,首先奇袭了外围据点,利用据点的电脑潜入了师部的电脑系统,得到了基地的兵力和火力点部署、炮兵阵地的机动方案等信息,这可以减少多少伤亡啊。
总参电子战部则组织大批专家深入研究印军的电脑网络系统,迅速开发出一套名为“金针”的软件和一块接口卡装入电子战团专家的军用“飞龙”电脑中,只要接上印军的战术网络的端口,就可以顺利地接入印军的战术网络,运用“金针”软件中的各种破解口令的工具进入各重要数据库的成功率相当高。操作人员还可以在战术网络中“游荡”,以伏击那些合法进入要害数据库的用户,截获了他们的口令后,也可进入这些数据库下载重要情报了。
后来特种兵和电子战团的勇士改变了策略,他们深入敌后偷袭印军二线部队边缘的连队,他们的战斗力弱得多,防范也比较松懈。得手后,照样可以利用他们的网络端口进入战区战术网络而获得印军的动态信息。而且只要不伤害人员,也不损坏设备,那些印军也不会向上级报告,这样就不会惊动印军战区司令部了。他们甚至偶尔能进入印军总部的电脑系统,居然得到了印军各师师部人员的名单以及人事部门对他们的评价;LCA战机和ALH武装直升机的资料、测试报告;还有海军舰艇的资料呢。说他们挖到了“金山”也不为过。
有趣的是好几次特种兵抓获了印军中的“网虫”,他们钻研印军网络系统的本领可真不小,但是根本没有抗审讯的本领,一经审讯就吓得屁滚尿流,把自己知道的秘密,甚至平时钻研的“心得”都交待得清清楚楚。这些网虫发明的破解印军网络口令的方法真是匪夷所思,我军专家都极为赞赏。这也许是因为他们更了解同胞的思维习惯所致。
反观印军,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征服了锡金、不丹、马尔代夫这些小国,斯里兰卡、尼泊尔和孟加拉国根本就不在话下。在军事技术的引进方面又受到前苏联、英法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宠爱”,对巴基斯坦甚至中国都有一种优越感,完全没有我军的那种紧迫感。当然在技术上对我军的中央集约控制的电脑网络系统也没有有效的攻击手段。
在这场夺取信息资源的网络大战中印军完全处于下风。
天地开眼
侦察卫星和高空侦察机是当今极为有效的侦察手段,能掌握敌军全局的动态变化。我国的卫星技术要比印度先进得多,印度直至2007年才掌握了卫星回收的技术,而我国已于2005年发射了载人宇宙飞船。在金龙电池的支持下,低轨道侦察卫星的侧视雷达的功率大大增强,半导体强制冷前视红外成像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