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但如果想要一些奢侈品,或者买汽车等大件,肯定就不太够了。赚钱是肯定要赚的,只是不是现在,时机不对,赚钱有风险。

还有一点让林佳很惊讶,上面的东西和某宝一样,居然还有外卖这个神奇的东西,也就是说只要她愿意,可以随时随地开小灶,一辈子都不用做饭了,真是逆天的存在啊!

当然了,林佳也明白,这功能只能应急用,根本就不能自己吃独食,除非她一个人过,这事也只能想想而已。

众所周知,这个年代不仅缺吃少穿,工业用品也是奇缺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结婚所用的三转一响,这东西也就城里有能耐的人能买到,乡下人想买是有钱没票,整个丰收生产队有七个生产队,就只有十几辆自行车。

高家也有一辆红旗,是家里的大件,平时都是几个孩子轮流骑的,人人都爱惜得很。

所以林佳在平台上仔细地寻找价格最低的东西,发现其实现代用品都是比较便宜的,而可以作为古董的这些用品都打上了怀旧的标签,价格相对来说反而更贵一些。

能出现在这个时代的自行车价格在五六百以上,缝纫机也是这个价,而好些小巧、能用电的只要两三百。

至于一响——收音机这玩意,林佳根本不认识这年代的,只粗略看了一眼,价格在一到两百之间,比较便宜。

奇缺的布料在上面特别便宜,尤其是这个时代喜欢的的确良、涤卡等布料更是便宜,羊绒布和灯芯绒则两边都不便宜,而这里最不受欢迎的土布价格还高一些。

现代的毛线超级便宜,织一件衣服用不了多少钱,而在原主的记忆里,买毛线不仅要票,而且得十几二十块一斤,毛线衣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一件纯羊绒毛线衣,简直就是身份的象征。

当然了,小淘淘上的物价和现实里的物价肯定是不一样的,至少都差的十倍,最多的可能都有上百倍,如果有心的话,光是干倒买倒卖都能挣不少钱。

把一些可能会用到的东西粗略看了一遍,已经是好久以后了。林佳对以后的生活也有了一些认知,不过还是要遵循一个原则——小心小心再小心,凡事三思而后行。

第3章 亲娘探病

这个时代物资缺乏,没有票证是根本买不到东西的,连买斤瓜子都要副食品票。

林佳突发奇想,在小淘淘上搜索了“七十年代票证”这个关键词,竟然跳出来了很多东西。

虽然找不到这个均西县的票证,但全国粮票都是论打卖的,一百张一捆的五斤全国粮票居然只要二十块钱,而比较少的票倒是比较贵,工业票倒是论张卖,一张两块钱。

林佳知道,像全国粮票的话是没有期限的,只要还在流通,就能够一直使用,而不像地方粮票和副食品票,都有固定的期限,过期作废。

既然票证这玩意能买到,那后世作为收藏品的第三套人民币肯定也能买到了。

林佳看了一下,果然是有的,一张十元的纸币价钱在二十元钱左右,估计存世量也很多。她买了一张,拿出来和原主的钱币对比,果然是一模一样的,拿出去肯定也能使用。

看到这里,林佳觉得这可真是奇怪了,既然两个时空的国名都不一样,为什么她从小淘淘上买到的人民币会和这个时空的人民币一样?

林佳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做了大胆的猜测,也许小淘淘连接的不是她生活的的地方,而是这个时空的几十年以后。或许这不是平行时空,而是她生活过的后世的几十年前。

这两个猜测都不太说得通,但林佳并没有太过于纠结这个问题。以她这种智商,还是不要自寻烦恼地好,反正只要能买卖到东西,她也不想难为自己。

林佳也不由得庆幸,幸好她穿成的是原主,养着四个孩子的母亲,麻烦还在她接受限度之内。

要是穿成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什么的,家里的财政大权不在她手上,她有好东西也不敢往出用。

在林佳看来,穿越并不是年轻就好的,年轻的小姑娘在家里没什么地位,到嫁人的时候还要考虑人生大事,就怕婚后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不和谐,可能还会像她以前一样,因为不能生育,婚姻关系以失败告终。

现在这个身份就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了,反正她也不想再结婚,穿成寡妇刚好。没有夫妻矛盾,婆媳矛盾,只要等着几个孩子孝顺就行。

原主在这家里说一不二的,只要不太出格,肯定不会有人怀疑她,而原主的丈夫也很有本事,家里很多东西都是他弄来的,家里有多少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