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1/4页)

“最需要什么?”听到苏秦这样问,祈洛歌眉头微蹙了一下,稍作思考就开口道,“给你打个比方吧,假如你以后碰见佛宗的人,就不要谈酒肉味,遇到豪客就以豪气待之,见到强盗就别谈什么义气,庙堂之上多血腥,所以要注意擦眼观色,碰见赌徒忌推心置腹……这只是给你举一些例子,不要这样看着我,总而言之一句话,对敌人要狠,对自己人要真诚,也不能只对人不对事,万事讲究无愧于心最好。”

“就像前些日子钱多多说的,做人要随机应变,适应万千,见人说话见鬼说鬼话,这些在我看来只对了一半。”看着沉默不语的苏秦,祈洛歌继续说道,“人还要有自己的底线和道德。”

“要是学不会处变不惊怎么办?”苏秦品味着刚才祈洛歌的话,抬头茫然问道。

“先从小事做起,小到积善,大到积德,遇见坏人比狠,遇见穷凶极恶之徒就比心狠手辣。”

“原来江湖……就是比城府比手段比谁活的比谁时间长啊。”苏秦看着祈洛歌,最后想了一下说道。

“你能不能再笨些?”看着苏秦,祈洛歌觉得自己简直是在白费口舌,未免有点无奈。

这是若干天以前,苏秦与祈洛歌进行的一场不长甚至有点无聊的对话。

那个时候的两人并未像现在这般亲近。

而关于江湖的问题,苏秦并不是第一次听祈洛歌说起,在苏秦的印象里最早听到这个词的时候还是在部落部族,那个时候苏秦十岁,十岁的苏秦虽然不懂人情世故,但是却对巫师莫离有着问不完的问题,就像有一次苏秦看着外面成群结伴游玩的男男女女问莫离道,“巫师这些年你怎么一直是一个人,别人都有娘亲和孩子,你为什么没有?”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听到苏秦的话陷入某种回忆的莫离最后淡淡的说了一句。

那个时候的苏秦当然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直到十六岁那年他从木恨玉借的一本名为《炎传·大宗师篇》(注1)里读到一句话时,想起莫离所说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有些了然。

书里说:“泉涸,鱼双与予处于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当时苏秦想起莫离说过的话,拿着书找莫离解惑,莫离看着白纸黑字,沉默了片刻,给苏秦解释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泉水干涸的时候,有两条鱼未能及时离开,结果受困于陆地上的小洼坑里,两条鱼没办法离开,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使对方保持湿润。”说到这里莫离低着头,略带伤感的说道,“这个时候,这两条命不久矣的小鱼便缅怀起往日在江河湖水里自由自在,彼此不相识的生活。”

苏秦到最后还是似懂非懂。

有些事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明白其中的滋味,所谓言传身教说的不过是一些外在的东西,只有亲身体悟才能更加清晰的理解体会某个词亦或者某件事的感觉。

看到有人上来问是否要买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苏秦不仅起了好奇心,这是他为什么搭话的主要原因,都说人在江湖,可是除了祈洛歌等人,出来这么长的苏秦似乎没有感觉到自己身边有任何的江湖气息。

而另一方面,苏秦也想看看对方想卖的东西是什么。

所以看到对方要带自己和白启离开闹市的时候,苏秦皱了一下眉头,这一路来西凉城的路上祈洛歌说过——不管是西凉城还是整个炎国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强龙不压地头蛇,说的是就算一个人实力再强大,也不能完全压制住盘踞在当地的势力。

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是江湖,总是盘根交错。

自己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看对方的样子也不是什么善辈,要是……

尽管这样想着,但是停顿了一下的苏秦还是迈出了脚步。

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步,这是苏秦以后不管什么时候想起都未后悔的一步。

“这是一支用金子打磨而成的上好龙凤纹金簪,足有四两。”来到一个阴暗的小巷里之后,罗坡乏拿出了从郑府偷来的金簪,随意取了一个名字,想借此唬住苏秦,毕竟是金子打造而成,要是配上一个不错的名字,只会锦上添花。

“就这个?”看着罗坡乏手里的金簪,苏秦皱了一下眉头,而站在不远处的白启虽然好奇,但是更多的是无奈,刚才他已经把身上的银两全部换做了怀里的手镯和玉坠,这个龙凤纹金簪看着不错,只是他已经没有购买之力。

“小兄弟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听到苏秦的话,罗坡乏脸上露出了一丝不解,苏秦说的话太过于云淡风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