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部分 (第2/4页)

扁的怪物更是精神濒临崩溃。向来以豪勇闻名全军的步兵第一旅旅长李奎元此刻同样失去了冷静,急忙向蔡成勋请示道:“师长,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蔡成勋早已阵脚大乱,闻言反问道:“李旅长你有何高见?”

李奎元道:“现在时机紧急,请恕李某直言。敌军上有飞机大肆轰炸,下有铁疙瘩刀枪不入,我军虽然人多却无计可施,在此处鏖战完全就是引颈待戮。眼下关键已经不是如何取胜的问题,而是如何保存战力!只要咱们能把我军主力安全撤回口内即是大胜,相信凭借长城天险一定可以转危为安!”

第一师参谋长董式梃此时插话道:“撤军又谈何容易?如李旅长所言,对方上有飞机轰炸,下有怪车横扫,全军将士都为之胆寒。如果在此死守,背水一战或许还能死里求生;若是现在撤退,稍有不慎就会变成溃败,只怕最后会全军尽墨!”

李奎元冷笑道:“参谋长这是什么话?现在我们对飞机和铁疙瘩根本就是束手无策,在此死守其实就是坐以待毙。死里求生?我看是十死无生!如今前方有骑三旅在勉强支撑,我们要是赶紧撤退的话还有一线生机;若是等到骑三旅死伤殆尽我们再想撤退,撤退恐怕真的会变成溃败,那时候才真正是全军尽墨!”

董式梃反驳道:“诚然我们对飞机和怪车束手无策,可是凭借之前构筑的工事还是可以勉强支撑的。只要咱们熬到天黑,敌军不仅飞机无法逞虐,怪车的行动也将大大受限,那时候我们与骑三旅合兵一处,难道还奈何不了对面的一个旅?”

李奎元道:“那也得我们能熬到今天天黑才行!骑三旅才勉强支撑二三十分钟,而眼下距离天黑至少还有四五个小时,难道参谋长觉得我师的战力数十倍于骑三旅?还是参谋长觉得咱们师交到你手里便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董式梃被李奎元呛了一句,这才默然不语。

蔡成勋虽然忠于袁世凯,但他毕竟是第一师的师长,有第一师才有他的一切,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理念望着前方阵地上垂死挣扎的骑三旅,咬咬牙命令道:“撤退!”

这场战役后世通常被称为“口外之战”,也是“制宪战争”最有名的一场战役,因为坦克首次参战、首次步坦协同、飞坦协同而被载入史册。在此次战役中,作为陪衬的骑兵第三旅伤亡达到惊人的七成,甚至连临阵脱逃的陆军第一师伤亡也超过三成,基本失去战力。而第四十七混成旅不过伤亡百余人、损失三辆坦克而已。

正因为如此悬殊的战损比,令坦克一举成为世界各**界瞩目的明星。(未完待续。。)

四七五、命中无时莫强求(下一)

因为此战关乎北洋团体的前途命运,袁世凯从中午开始就在等待双方的交战结果,但直至晚间蔡成勋才姗姗发来一纸电文。电文中称:

大总统钧鉴:

陆军部、参谋本部鉴:

昨夜十时许接陆军部、参谋本部急电,命我军与骑三旅携手迎战来犯之匪军。我军接命后立即出动,在万全县陶喇庙、哈拉乌苏河一带构筑坚固工事,扼险固守,严阵以待。

今日午前匪军出动数百架战机对我阵地大肆轰炸,前后凡三时之久。是时飞机如云炸弹似雨,弹片横飞烈焰冲宵,我所筑工事顷刻间化为齑粉,全军上下咸暴露于旷野之中,未遇匪寇即先遭受荼毒之苦。正值我军苦熬之际,匪徒大军掩至,人数约在万余人。就中尤有一种战车,全身蒙铁刀枪不入,而上有火炮机枪,当者披靡。

我军将士气冲斗牛,以大无畏之精神与匪军殊死鏖斗,屡败屡战,杀敌无算,直至天色昏黑。全天计击毙匪徒约两千余名,生擒五百余名,其余伤者不计,夺获山炮四尊、机关枪十余杆、步枪三百余支、各种弹药山积。我军阵亡将士亦达千三百四十名,伤者三千余名,战力十去三四。

为防大胜之后为敌所乘,我军乃连夜撤回口内据险而守。明日当整顿各部出关再战,俾早日肃清匪徒,以安大局,以慰廑系。特闻。成勋呈。

尽管电文写得花团锦簇,说得好像大获全胜似的。但袁世凯戎马倥偬二三十年,哪会看不出电文中猫腻?说是大胜,又何来的“屡败屡战”、“连夜撤回”?说是“击毙匪徒约两千余名。生擒五百余名”,第四十七旅满打满算也就六七千人,难不成是把该旅绑在阵前从上到下挨个枪毙了一遍?最关键的是,直到现在作为全军前锋的骑三旅旅长张九卿还没有消息过来,估计已经凶多吉少!

袁世凯抖索着手把电报反放在枕边,没有递给曹锟、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