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一听自己猜对,张福不禁喜出望外,恭敬地答道:“晚辈是当今少林掌门慧清大师的门下,您老的名讳是下山前,师祖悟贤大师告诉我的,命我遇到前辈时代他问安。”

“噢,原来是他。难怪。”欧阳老人释然,转对一旁的张叔恒,“我当年行道江湖时,搏得一个‘九州飞云’的虚名,少林悟字辈的几位大师皆为当年好友,距今已有三十多年没见面了,没想到他们还都记着我。”

张叔恒再不了解武林,对少林寺悟字辈高僧多少有些耳闻,所以尽管老人把自己说得很平凡,但他仍能感觉出老人在武林中的崇高地位,尊敬之意油然而生。想起下落不明的三子天宏,不由长叹道:“老哥哥能在寒舍驻足执鞭任教,本应是小犬们的奇缘,谁知偏偏宏儿福薄,咳……”说话中眼中已自噙泪。

想到小天宏,老人也被勾起了心事。“老弟错了。不是宏儿福薄,而是老哥我没福教育良材。”说到此也情不自禁地叹了一声,随后又接着说道:“我本已归隐昆仑准备与草木同朽,不料苦修三十年,仍然难却尘念。尤其近年暗查江湖,表面风平浪静,暗中却波涛汹涌,黑道势力日益嚣张,白道良莠参差形如散砂,不久必有大乱。加上自己年已近百尚无传人,所以为已、为人、为师门,不得已重履尘世。行经成都时,闻说宏儿聪明过人,相见果然名不虚传,最难得的是他任督两脉先天自通,为千百年难得一见的练武奇才,这才决定驻留府上,谁知天机难测,咳……”

“老人家,三公子任督两脉先天自通,按理本应身强体健才对,为何反而多病?而我和玄明道长传他的佛道两门内功心法为何又都不起作用?”一旁的张富提出了久存于心的疑问。

“他智力发展过速至使气血两亏,所以才会体弱多病。”老人思索着说:“至于你们传他的佛道两门内功心法不起作用的事,我开始也不大明白,因为我传他的儒家心法同样也不起作用。后来他自己把三家心法练了个乱七八糟似是而非,按常理本属走火入魔,放在别人身上不死即残,可对他来说不仅无事,而且还自行强健起来。直到这几天我才想出点眉目,那就是儒释道三家心法,功在联穴通脉练精化气,而他先天百脉不修自通,加上年少无精,所以练三家心法根本没用。而他自己现在所练的心法虽然乱七八糟似是而非,却能平衡他体内的气血,自行以盈给亏,所以才会逐渐强壮起来。”

张叔恒虽然不懂武功,但平时多少看过几本医书,还算知道什么是穴脉。尤其老夫子与张富谈论的对象是他的儿子,而老夫子又把道理讲得很通俗,所以他在旁也能听明白。他两次听到老夫子说天宏把三家心法练得乱七八糟似是而非,不由又为下落不明的小天宏多担上一份心:“老哥哥,宏儿自己乱练,将来不会出差子吧?”

“我想应该不会。”老夫子谨慎地回答,想了想又感慨道:“天降奇才,总要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遇合之难以意料。就目前天宏自己撞出的心法来说,除非能达到他现在的体质,不然谁也弄不清楚。可要达到他现在的体质,即使以我的修为,除非能获得奇缘或外助,否则哪怕闭关苦练一甲子也不成。说实在的,家师当年曾就修道之事请教武当祖师张真人,问到修道最高境界时,张真人的回答就是‘气血平,盈给亏’六个字。这六个字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非有超凡入圣的内力不可,要有那样的内力,不仅要苦修两三甲子,要有最上乘的心法,而且修练中还不能出一点错,不然道没修成,先弄个走火入魔甚至搭上命。有以上不可,全靠苦练得来的一口真气,是能自行平衡气血以盈给亏,将来的情况”的

得很认真。他听明白传他的该因遂动怜才之念,决定收宏儿做衣钵传人,而且张老弟位居高官,遂借张府隐身。只可惜这一年来,只传了宏儿打坐调元的正宗基本功,还没来得及正式收徒拜师,传授高深功夫,即发生了今晚的事故。由此看来,即是老夫,也不配做他的师父!

欧阳老人和张福两人的问答,把一个向以博学著称的张叔恒听个莫明其妙,想问又不好问,一会望望这位,一会又看看那位。

张福见情知意,随即告诉张叔恒欧阳老人为百年来的绝顶高手之一,九州飞云的侠名在武林中响彻云天。因九州飞云的侠号过于响亮,所以本名反而不彰,也只有少林寺悟贤等几位高僧才知他复姓欧阳,单名为云,但仍然不知老人字逸峰。老人看上去虽似六十许人,实际已年近百龄,自从三十年前归隐泉林,平时尘世间难得一现侠踪,而今却不知因何事再次出山,假借张府隐身。

这时欧阳老人已停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