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2/4页)

过程中一项相当复杂的事情,为此,设立了地价评定委员会。其成员除办事处处长、副处长外,还聘请县政府、国民党县党部、三青团县分团部、县地籍整理办事处、田赋管理处、地法院、乡公所地方公正人士、佃农等方面的代表参加。其职责是依据土地自然条件、肥瘠差别、水利灌溉等条件,评定合理的土地价格,处理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因地价争执所引起的纠纷。

扶植自耕农的工作步骤,首先是开展土地调查。办事处派员到农田,按照地形等情况将示范区所有土地分段进行测量,绘成丘地地形图,逐丘注记地目、面积、顺序编号,作为识别业主和进行区段征收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办事处派出土地调查人员依据地丘图,实地进行勘察,按照地理环境、土质等的不同分设地价区。当时全区土地价格分成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成了三级。故地价的核误,纠纷很多,麻烦得很,弄得小蒋狼狈不堪。

。。

实施“耕者有其田”(2)

麻烦是麻烦,成绩还是主要的。从1941年到1944年,扶植自耕农的施行,在赣南4个县示范区内农民基本上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吉埠示范区计向地主征收耕地910亩,平均每户承领土地9.6亩。南康的三个示范区内平均每户承领土地10.91亩。上犹广田示范区平均每户承领土地有亩。全区施行甲种扶植自耕农方式设立的6处示范区,共有耕地10820亩,农户991户。平均每户承领土地10.92亩。在示范区内,无地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调动了耕作的积极性。加上土地改良、水利兴修、优良品种的推广,单位面积产量有所提高。在扶植自耕农前,早稻亩产只有350至400市斤。在这以后,土地归己、耕作更细、施肥更足,同是一亩田早稻,可以割到450至500斤稻谷。购买土地的钱,因地价较低,加上物价上涨,大部分农民在一年左右就还清了。每年公粮和田赋任务完成后,家里还有不少积余。生活比施行“耕者有其田”以前要好些。

蒋经国又颁布命令,各种地租一律减租25%,使引进耕者有田作,贫农领耕荒地,可以分期付款。两年之内,农业生产上升20%。 小蒋推动这些改革时,绕过了封建堡垒,“与地方既有体制——如地主绅士、军队和党部要员,几乎完全没有关系”。他努力要终止地主和“地方恶霸”加诸农民身上的许多压榨行径。当时安远县有个地主号称丁老虎,控制了整个村子,私人拥有100多支枪的丁勇。蒋经国听到各方对丁老虎的投诉,把丁老虎抓起来,没收他的枪械,还把他当做逮到的“老虎”,倒吊在竹竿上抬走,被送到“新人学校”这种再教育中心受训。

扶植自耕农的政策只有少数农民得到实惠,小蒋实行的取消苛捐杂税做法却使多数农民得好处。

针对各县政府临时开支由民众摊派,征收人员层层加码的苛捐杂税多的情况,1939年8月,四区专署颁发《各县科派捐款办法》,规定:“各县必先拟具预算及筹款办法呈专署核准以后方才可派捐款”。1941年,四区专署重申“不管乡镇自己派什么捐款,一定要经县政府批准”,各县除富户乐捐、自卫队经费或其他奉令办理之捐款外,“不得擅行派款”。如财政确有困难,各县应通过整理赋税,清理公产公款,使之点滴归公。是年2月21日,专署再次颁发训令,严饬各县从前已派之各项非法捐款自即日起“一律废除”,并把废除各项捐款名称呈报专署。

从1942年起,各县停征蔗棚捐、毛猪出口捐、自卫队经费等项捐税征收。老百姓一年只向政府交一次税(即田赋征实和征购谷合拢计算一次交纳),由纳税人直接向税务经征处交纳,减少中间盘剥。同时颁行《征行富户捐税办法》,规定“资产满三千元以上的才缴纳自治户捐,资产较多的,捐额也递级增加”。1943年,自治户捐取消,改为征收地方建设捐。专署统一制定缴捐标准和等级,凡富户或商店资金万元以上者,地方特产运销出境者等,均须按“钱多的人多出钱,钱少的人少出钱”,无钱的人不出钱的原则向政府缴纳捐款。

据统计,从1941年到1943年的三年里,蒋经国在四区辖11县范围内,共“取消了三十六种苛捐杂税”。这就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向“五有”目标前进了一大步,促进了建设赣南的各项工作,增强了抗战的力量。

即使这种和平土改也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地主阶级如果破产,国民党的根基就会动摇,因此又纷纷向江西省政府和重庆上“折子”告状。这项土改法令颁布不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