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1/4页)

王少磊又把这个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短短几分钟的语言和肢体交流,楚天舒感受到了王少磊的人格魅力和官场修为。

在得知王少磊为了自己的升迁亲自给关浩宇打过电话,楚天舒就对王少磊的来历与背景做过一些调查。

但是,从公开渠道能搜集到的资料少之又少。

王少磊毕业于京城一所非著名大学,其后在京城的共青团任职,三年前悄然下派到东南省,担任了青原市常务副市长伊海涛的秘书。

仅此而已。

但是,楚天舒还是从中解读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一所非著名大学的毕业生能进入京都的共青团系统,这放在一般的人身上想都不可想象;在共青团系统默默无闻地工作了五年,能够直接成为一名常务副市长的秘书,这也绝非寻常人所能做得到的。

因此,楚天舒认定王少磊的身世虽不够显赫,但绝对有点来头。

瞬间,楚天舒坚定了一个信念:如果想要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与王少磊这样的人成为朋友。

接近王少磊就相当于接近了伊海涛。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接近王少磊甚至比接近伊海涛更现实也更具有效率。

领导需要两类人,吹喇叭的和抬轿子的。

吹喇叭的树形象,抬轿子的做政绩。

以伊海涛的年龄、经历和职位,身边吹喇叭或者抬轿子的人已经富富有余了,一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连给他当马前卒的机会都没有;

王少磊则不同,他在青原市的主要经历是给伊海涛当了三年的秘书,没有机会积攒足够的政治资本和人脉资源,一旦伊海涛如愿升任市长,以王少磊的年龄和背景,一定会得到独当一面的机会,仕途发展的空间想象力巨大。

作为新生代的领导,王少磊最需要的肯定不是有人帮他吹喇叭,而是有人能帮他抬轿子,解决政绩问题。

同样,王少磊很欣赏楚天舒的直率和正直,还具有极敏锐的头脑,想象力丰富而不失实干,最重要的是,楚天舒处理复杂问题的果敢和胆识,给王少磊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比自己更年轻的人可堪重任。

当然,王少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许多看似棘手的事情,到了他手中,都迎刃而解,也因此深得伊海涛的信任。

当前仪表厂改制工作牵扯到了伊海涛的政治前途和命运,同样也必将影响到王少磊的仕途前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少磊比伊海涛更不能接受失败。

因为一旦唐逸夫竞争上位,以他腹黑铁腕的手段,伊海涛身边的王少磊头一个要身败名裂,下场会比伊海涛其他亲信更惨。

这一点,以王少磊的政治智商不可能没有清醒的认识。

第111章 熟女情愫

湖面上的装饰灯亮了,城市入夜,街道上流光溢彩,建筑物上霓虹灯闪烁。

沉默最终还是被王少磊打破了,他看了一下表,说:“我得走了,只向伊副市长请了半个小时的假。若明主任,谢谢你请我喝茶。”说着,端起身前的茶杯,美美地喝了一大口,然后起身告辞。

当秘书的尴尬之一就是每天二十四小时的都不属于自己而属于领导。

简若明没有挽留,只笑笑说:“小楚,你送一下少磊秘书。”

王少磊没有开车,从青莲会所到市委大院,还要沿着湖边走上一段。

秋意渐浓,湖边上人迹渐少。

王少磊突然问:“小楚,听若明主任说,你和凌云集团的吴梦蝶有过接触,他们正在制定仪表厂整体搬迁异地重建的竞购方案。”

“是的。不过,吴总还是担心这个竞购方案得不到专家和领导的认可,毕竟鲲鹏实业和擎天置业的竞争实力也不弱。”楚天舒隐晦地将吴梦蝶的担心说了出来。

王少磊停住了脚步,看着楚天舒说:“伊副市长认为,凌云集团的这个方案兼顾了各方的利益,能够实现多方共赢。伊副市长有意以仪表厂改制为契机,实现市区内老工业企业集体外迁,在江北建设一个新的工业园区。我想,如果凌云集团拿出足够的诚意和决心,在青原市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这是一个信号!

一个表明伊海涛支持凌云集团竞购方案的强烈信号,比刚才在茶社里所说的非常重视更加的具体和明确。

但同时,这却又是一个非正式的信号!

决战在即,伊海涛阵营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