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部分 (第1/4页)
在战争重新爆发前的最后阶段,也就是前24个小时之内,朝鲜人民军也进行了一次疯狂的扩军行动,24小时之内,又有30万民兵部队被武装了起来,朝鲜人民军总兵力更是达到了150万,另外还有350万的民兵!可以说,朝鲜是憋着最后一股气,将国家的战争力量扩充到了颠峰。此时,朝鲜人口(包括新解放区)只有5500万左右,而兵力就达到了500万,也就是说,10个平民要支持1个士兵!这个数字,已经创造了现代史上的一个记录!即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民兵比例都没有达到怎么高过,前苏联在二战的颠峰时期,其民兵比例也在12比1这个水平上!即使是农牧时代最高峰的秦朝与成吉思汗的时候,民兵比例也就这个水平!可以看出来,朝鲜已经做好了最后一战的准备,当战争重新爆发之后,就将决定整个朝鲜民族的命运!
当然,在这24小时之内,美韩方面也做了巨大的战争努力。美国紧急从驻日部队中抽调了一个师,即第5步兵师赴朝,这个师的装备已经在一个多月前抵达了朝鲜,所以很快就能够形成战斗力。而韩国也在这24小时内,将25万预备役部队转为了正规军,并且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军工作,增加了15万预备役部队!但是,比起中朝方面的战争准备来讲,因为不占主动地位,所以还是逊色了不少!
当朝鲜半岛上的烽火再度点燃的时候,世界的神经都为之紧张,因为这是中美在朝鲜半岛上的最后对决,胜负不但决定着朝鲜半岛颜色的问题,还决定着中美今后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更决定了整个东亚地区的秩序!
当战争正式爆发之后,许常青没有离开作战室,而是让人帮他泡了杯浓茶之后,继续观察着战场局势的变化。虽然前期工作都做得很到位,但是许常青心里非常清楚,在进攻的前段时期内,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的进攻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确定主力突破点的时候,这更需要指挥员对战场情况把握准确,并且做出最正确的反应来!
此时,在前线担任进攻主力的是朝鲜人民军。毕竟志愿军的兵力仍然有限,而且还必须分出一部分来防御后方,现在54军与40军,这两个在第三次战役后半段中损失比较大的部队就已经部署到了开城到大田一线,以防止美国有可能发动的登陆行动。另外最新入朝的42军也在到达春川,距离战场还有一点距离。而且,许常青知道,在最初动摇美韩联军防线的战斗中,正面战为主,所以伤亡肯定会非常巨大,部队的消耗也很大,如果立即投入作为进攻主力的志愿军的话,后面的进攻将受到影响,而且为了中国军队着想,老将军留了一手,先把朝鲜人民军拉上去打,等到机会出现的时候,才投入志愿军做重点突击!
在第二道进攻阵地上,38军部署在南部沿海地区的河东,作为南部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另外还有朝鲜人民军的两个机械化师,与两个步兵师。而40军部署在金泉,作为中部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另外还有朝鲜人民军的一个装甲师,与两个步兵师。而39军部署在浦坝,作为东部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另外还有朝鲜人民军的一个装甲师,与三个步兵师。而这才是许常青手里用来进攻的主力部队!
只要在美韩的防御战线上发现漏洞,这三个方面军都肯定有一个能够把握住机会,进行高强度的突击作战。再借以拉动美韩联军的整条防线,或者迫使其动用战略预备队。到时候,就能够一举突破美韩联军的防线,将战斗由阵地战转为运动战,这之后就简单许多了!
而此时,在战场的正面上,美韩联军指挥官的想法与许常青差不多。充当一线阵地防御工作的全是韩国国防军,而机动能力较强,且反突击能力突出的美国陆军部队充当了战略预备队。大概美国指挥官与许常青想到一处去了。在正面战斗中,高消耗的任务还是交给韩国军队,而美军充当起骨架的作用,只要哪里出现漏洞,美军就立即补上去,最大限度的降低美军伤亡,同时巩固防线,让志愿军的突击深度不可能达到很大,也就限制了志愿军的突击效果!
其实,双方都摆出了这种大纵深的战地部署态势,这战斗就有点艰巨了。但是,许常青本来就是善于打硬仗,且能够准确的把握住机会,然后一举进行突破的指挥官。在印度战场上,那么艰难的情况都过来了,而朝鲜战场上的情况,根本就难不倒这位老将。而且,许常青手里还有一张神秘的牌,只要这张牌一起到作用,那么美韩联军的防线就将发生根本性的动摇!
此时,双方军队交战最激烈的地方还是在空中。但是,许常青对这部分的战斗并不是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