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部分 (第2/4页)
是,说到政治能力,周国辉恐怕连个普通的部长级官员都比不上,毕竟他一辈子接触的都是军队,身上也充满了军人的作风,而那一套,用来解决政治问题的话,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现在老赵明确的指出了这个缺点,在王一林看来,他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找人弥补周国辉的这个缺点,不等到他犯下错误的时候再来想办法解决。而这看起来要分散周国辉的权力,但是却是帮了上将一个大忙,因为光是战场上的胜利,永远不是全面的胜利!而且王一林也知道,作为亲手提拔起来的接班人,老赵并不会去害周国辉,所以这种帮助是诚心的,虽然直接了一点,但是却能起到不错的效果。想到这些,王一林也为这位老军人的耿直,以及对部下的爱护充满了敬佩,大概也只有在这种老军人身上,才能够大公无私的体现出军人正直的一面,而不带着多少个人利益的感情色彩吧!
虽然王一林觉得自己已经看得很透彻了,但是坐在他侧面的何永兴却不完全这么在想。这次的行动,因为距离遥远,中央是很难进行实际的控制的,而且为了战争的需要,周国辉并没有留在北京指挥,而是直接去了战场前线。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要让战争顺利的进行下去,那么就必须将权力下放到指挥官手中,甚至包括在紧急时刻的重大决定权,比如在美国发动干预行动之后,决定到底与不与美国军队交手,以及怎么打的问题,这些都要由前线指挥官临时做出决定来,而在事后才汇报中央。权力是放下去了,但是又怎么来驾御前线指挥官不做出过火的事情来呢?那就需要一个制横的人,来分散这巨大的权力,减少一个人手中掌握的分量。显然,对老赵的这个提议,何永兴是很赞成的。这并不是说,何永兴不相信周国辉上将,毕竟能够在事先将指挥权交给他,那周国辉就已经取得了足够的信任。而现在,既然能够找到一个制横的办法来,何永兴当然不会拒绝,毕竟两个人做出的判断,要比一个人的判断客观得多,这也更利于将战争带向胜利吧!
当然,在提出这个意见的时候,老赵并没有想那么多,他想到的只是怎么才能够让周国辉指挥的这次艰难的战争能够最终获胜。对于周国辉的军事才华,老赵并不担心,以前他就知道,这位还没有50岁的上将已经超过了自己,特别是在对战场局势发展的掌握,战争的走向上,更是超越了很多人的境界,那是一种本能性的东西,不是想学就能够学到的。而在看过了周国辉他们制订的作战计划之后,老赵更是没有多少担心的地方了,与他以前的每一份作战计划一样,完善,详细,而且考虑得非常周到,将每一种可能出现的变化都考虑了进去。但是,与王一林一样,老赵非常担心周国辉的政治才能。这次是在国外行动,免不了要与哈国的民众产生矛盾,而怎么处理好这个矛盾,怎么化解矛盾,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他们能够在北京解决的问题。所以,老赵想到了给周国辉安排一个政治方面助手的想法,所以也就直截了当的提了出来。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另外两人却因此产生了更多的想法了。
“我认为老赵的意见没错,我们是应该找个更懂得安抚民心的人去协助周上将的工作!”何永兴在心里权衡再三之后,终于表态了。
“但是我们应该派谁去呢?”王一林虽然没有表态,但是态度已经很明显,现在已经不是派不派人去的问题,而是应该派谁去的问题了。
另外两人看了王一林一眼,同时摇了摇头。显然,王一林是最好的人选,但是也是最不可能的人选。现在战争开始了,那么政府肯定有很多工作要做,而这就离不开王林在这里坐镇指挥。他是绝对不能够离开的人。但是又有谁合适呢?三人都一时想不出来,房间中的气氛又沉闷了下来。
“你们认为常青同志怎么样?”过了半天,老赵终于说出了个人来。
王一林与何永兴考虑了一下,都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人选。
常青是军委政治部主任,领中将军衔,在台湾解放之后,一直在主持那边的重建与恢复工作,成绩很不错,是一位很有政治才能的军人,如果说到取长补短的话,他与周国辉确实是一对好的搭档,但是,他却并不是理想的人选。
首先,他与周国辉在此之前,并没有合作过,两人之间没有多少了解,在工作之中必然会出现矛盾与问题。而这对前方的战争来讲,主官都不和,那还怎么打呢?
其次,常青也是一个军人,而用军人去安抚民众,这有点不合适。而他以前一直是在台湾工作,那边的情况与哈国有着明显的差别,所以派他去,能否胜任新的工作还不一定。而这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