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 (第2/4页)

在如此之多的法诀破坏之下,心幻面具也终于撑不住了。“喀”地一声,化为层层碎片,从五步蛇妖的身上剥落下来,显出它的本体。

“这是什么?”还没等姜福寿明白过来,融合“龙筋”的朱垂范突然惨嚎起来,声声泣血,一片片乌黑地鳞片从他地双颊长出,向下漫延到颈部、胸部,知道不妙的他在惨嚎声中,一字一顿张子初,一定是你阴我!我要杀了你!”

龙蛇混杂

龙蛇混杂,到网址

………【16。01 鬼城召鬼】………

鬼城召鬼

四川酆都——鬼城!

据史载,酆都名山,古称“平都山”,系道家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北宋苏东坡游览酆都时所写“平都天下古名山”,后世遂将“平都山”改称“名山”。传说汉代阴长生、王方平居名山修道成仙,在民间的传说中,以讹传讹,把“阴、王”两人并到了一起,称为“阴王”。这阴王岂不就是阴间之王?阴王所居住的地方不是鬼都是什么?

唐代李白就曾写下“下笑世上士,沉魂北酆都”的诗句,说明在那时候,人家早已把酆都认为系人间界的鬼城所在,是一个等级森严,融逮捕、羁押、庭审、判决、教化功能为一炉的“阴曹地府”。

这些说法,当然是“子不言怪力乱神”正经说法,但这种说法恰恰忘了一件事。那就是酆都的古居民巴蜀氐羌部落,他们所供奉的鬼帝土伯也定都在此。

古代巴人活动中心在殷商至春秋时代,主要活动于汉水流域,后因楚的侵逼才西迁入四川。进入四川后建立巴国,强盛之时,川东南、湘西皆为其南境。古巴蜀氐羌部落又自称为鬼族,尽皆信奉地界鬼巫之王——土伯。这段历史比起汉代阴长生、王方平早了不知几百年,说明酆都之称为鬼城,可不尽是以讹传讹的结果。

丰地地处长江之畔,东迎大海之水溯江而上,西得西北群山阴沉秘藏之力。正是地龙结穴之地。交织的地龙灵气甚至在人间界和地界之间开了一条永不关闭地通道,在地界形成与东岳地府、九华地府并成的酆都地府。

在断龙之战前,据说整个酆都城内,几乎人鬼各半,相互往来、杂居不悖。为防鬼男鬼女拿纸钱骗人,所有的商店前都放着一盆清水,客人来买东西。不是将钱交给老板,而是当面数清后。丢到水盆里。如果是纸钱,自然会浮在水上面,老板哈哈一笑,从对方手里抢回东西,让他哪儿凉快哪儿去,比现代的验钞机还灵验!

就连从酆都码头上岸,看到的就是几个小鬼雕像。酆都宾馆前。更是站了一个别人家绝对忌讳的迎宾雕像,一个浑身着黑的古怪家伙,头顶高帽,上书“你也来了”,正是顶顶大名地黑无常。

至于现在酆都城内到底有没有鬼,谁也不敢打包票,但起码从酆都码头,坐“长江公主”号特等舱上岸的这几个人中。就有三分之一是鬼!

一行共计三人,张子初、萧金铃和天生鬼王地阴阳错。在千奇门厮混了一个月的张子初,终于从各地修行者回过来的信息中,发现了“歧衣”的线索。

说是线索,其实也很渺茫,在所有的回信中。仅仅身药宗宗主陶宁提到,在其宗的历代典籍中,第十九代宗主陶弘景曾留下一行文字“歧衣产酆都”,五个字,不多不少,除此之外,谁也不知道歧衣到底是什么,长什么模样,有什么功用。

不过,有信息好过没信息。既然歧衣产在鬼城酆都。说不定在酆都的古老相传或者一些秘密修行门派中会有纪录,更说不定酆都地府里有所记录。张子初二话不说。带着萧金铃一面坐船溯流而上,观看三峡美景,一面将阴阳错鬼王英洋给召了过来,人家既然兼任酆都地府地特使,这也是她的地盘,不找她找谁?

“其实初弟找我可有点落伍了,须知当年断龙一战,所有地界阴鬼都已回归地界,加上地龙已断,往来通道关闭,这酆都城中除了当年的一些文化民俗仍流传下来之外,就没有多少鬼了!甚至连我这个酆都地府特使、鬼王也是第一次来鬼城而已!”英洋看着码头上那些雕得怪模怪样的小鬼,轻笑着说:“地界跟人间界虽然禀赋不同,但外形却类似,哪有这般不堪?”

“那是!让雕这些塑像的人知道地界居然有姐姐这么美丽的鬼王,只怕会惊得下巴脱臼!”张子初点头称是!

萧金铃四下张望:“其实该把香儿带来的,她可是土生土长的酆都人,说不定就知道歧衣在哪儿!”

“他们过两头就到!”张子初说:“我跟黄色猪通过电话了,虽然他们也不知道歧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