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 (第1/4页)

化作了流水,心中自然十分不甘。

人说恼怒的时候,就易冲昏了头脑,夏婆子也是如此。听得贾母这么一说,她竟是立刻就叩下了头去,道,“老太太明鉴,可不是蔷哥儿自己看上的。那龄官自买了来,就成天里穿红着绿的,打扮得十分鲜亮,别人比不得,又惯会拿腔做调,妖精似的,哪里是什么好人?和蔷哥儿闹了脾气躺在床上,倒要我们奔前赴后的服侍,若是她就这么遂了愿,老婆子也不敢管梨香院了,实在是管不得。还请老太太也把老婆子放出去了吧。”

108

第一百零八章 。。。

* 夏婆子的话,让贾母和王夫人都变了脸色。贾母是觉着这婆子不知道好歹,而王夫人呢,却是被她这话触动了心病。

贾母根本就不理夏婆子,只是对王夫人说道,“媳妇,宝玉也难得求我们一件事,更难得他叔侄和睦,也知道替他侄子说话,不过是一个戏子,我看成,就按宝玉说的这么着吧,你看怎么样?宝钗,如今你是跟着你姨妈做事的,也吱个声儿才好。”

宝钗一直沉默不语,如今还是沉默不语。

但是王夫人开口了,“老太太之命,本来不敢违拗。只是这夏婆子说的……”

贾母撂下脸来,哼道,“照她那么说,那龄官平日里的举止就不像个样儿,只是既然这样,怎么平日不来回我?便是不曾回我,怎么还不曾回了你们不成?还是本回了你们,你们也不知道惩戒惩戒?”

还保持叩头姿势的夏婆子脸色顿时有些白了。

那时候贾蔷和龄官如胶似漆的,她哪里敢上告?那时候巴结还来不及呢。之前说话的时候,她居然完全忽略了这个问题——平时就那样,怎么平时不告?

王夫人站起身来,躬身慢条斯理的说道,“老太太说的,自然有理。她平时不说,说不得也是个渎职之过。只是见她如今这个样儿,也不像是撒谎。若是真的,也算是功过相抵了。且宝玉向来是个面软心善的,人说了几句好话,便来护着,也未必知道究其原委—— 便是戏子,即在我们家,也该有个规矩。没有许她们私相授受的道理。若是不查明,开了此例,该如何是好?”

贾母想了想,虽说觉得王夫人意有所指,不过,这也是正理,便点了点头道,“既如此,叫龄官过来给我们瞧瞧,也问她一问。我这双老眼睛,还是能看得人的。”

宝玉心中着急,此时却也没有法子了,只盼龄官自己聪明些,应对得体才好。

宝钗在旁边瞅了他一眼,想着他举止言谈十分得体,观颜察色判断局势也是敏锐许多,本该是好事,谁料此等上进之能,却被他把心思依然全放在了女儿家身上,日后也不知道会如何,不由得在心底叹息一声。

不多时,龄官就被叫了过来。

她本来就单薄,又因最近的事情生了病,更有捧心之态,娇弱可怜。见了贾母王夫人,颤颤的跪下磕头。只是她这情态,却是看得王夫人愈加不快,脸上已经带了几分出来。只是在贾母面前,不好发作罢了。

贾母见她眼中全无光彩,却是叹息了一声,道,“龄官,你在这府里也有几年了,年纪虽还不大,也算是做了不少事。今儿个叫你来,原是东府的蔷哥儿要讨了你去。便是府中养的戏子,不在外面唱戏,这也终非正途。我想着,做了主就把你给了蔷哥儿,只是要看看,你自己愿不愿意?”

贾府的规矩,这样的事情,主子若是想管,又想给下人一点面子,那么就把她的干妈叫来,把事情和那婆子说一声就是了,那些婆子见主子做主,多半都会觉得脸上有光,哪里有不应的?贾母特地把龄官叫来,这样慈颜悦色的问,却是要看她的反应来决定了。

度甄府之事,对这贾府的人情,宝玉也算是触类旁通了,不由得心下大急,只是又苦于提醒无门,也只得眼睁睁的看着了。

不料那龄官是果然聪明还是怎么的,听了这话,立刻就红了眼眶,情真意切的叩头泣道,“龄官只愿留在这府中,一辈子伺候老太太,万不敢应承此事的。只是龄官身虚体弱,重病缠身,怕是有这份心,也不得长久,老太太若是慈悲,便许了龄官削了发做姑子去吧!龄官感激不尽。”

不管这话是真是假,有了这样的话,这样的场面,顺水推舟的说上几句好话,把她放出去给了贾蔷,也就很说得过去了。

虽宝玉心中隐有不祥之感,贾母却只道龄官识趣,点头微笑,赞许的说道,“你小孩子家家的,哪有轻易入了佛门的道理?一时不遂心便生了此意,却不知道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