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部分 (第2/4页)

到了任区,但调驻的部队却还在控制区内稳定局势。甚至还有如习正保等原来的方面军总指挥,目前甚至还根本无法从控制区内抽身离开回到任区。

无疑这对于备战整训都是大有影响的。

所以叶枫听到弗莱彻的话后也皱起了眉头,最后看向在一旁一直没有插话的杨国平。

杨国平马上道:“总统,我来正是为了这件事,各项准备都差不多了,其中乌克兰将在一周后正式独立,其他的也将在这个月内保证完成,这些工作完成后,只要没出大乱子,部队调走大半应该问题不大了。不过乌克兰方面想要总统前往参加他们的仪式……”

叶枫却打断杨国平的话道:“我就不去了,路途遥远,我去年已经连着去过两次了,再去没有必要。其他人也都没有必要去了,你去就可以了,俄罗斯新政府成立时,可以让高尔察克也去参加。我现在希望的就是把这最后一件事办完,彻底完成在控制区的布局,把部队抽调回来,备战整训。”

“好我明天启程,到叶卡捷琳堡会合副总统,总统有什么要特别交待的吗?”杨国平马上道。

叶枫考虑了一下,最后回到办公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一叠东西,伏案疾书,最后让蒋百里和弗莱彻过来道:“你们是军委副主席,这是关于各国各地区驻军司令的委任状,你们看看怎么样?”

“总统打算把各国驻军系统分开?”蒋百里两人看了一下这些已经写上名字和职务的委任状后有些疑虑的问道。

在此前,除了各大军区和联指的有限调整及各方面军的调动外,在控制区内暂时还是由蔡锷统管,原本他们以为布局完成,各国分立后,仍会让蔡锷统一领导所有在各国的驻军,但现在很明显叶枫是要做出变动了。

叶枫点了点头道:“不错,蔡锷曾经说过控制区面积大,民情复杂,驻军又多,光是一个驻军司令部很容易出现遗漏,此前有梅森和帕多他们在,可以在各地成立驻军分部分管,所以问题不大,但现在梅森和帕多他们各回任区,全部控制区内大大小小近十余个国家,各国情况都有所不同,且加起来管辖面积也是有些大,所以各国分设驻军司令部有好处,减少层级,提高效率,也有利于即时迅速的处理突发事件。”

蒋百里和弗莱彻也都点了点头,他们也注意到了,这个分开管理并不是绝对的,事实上只有蔡锷担任的俄罗斯驻军司令和原河东军区司令巴斯图尔克大将担任的乌克兰驻军司令是等同大军区、联指司令的单位,其他的如北欧驻军司令、爱沙尼亚、格鲁吉亚、鞑靼斯坦等小国驻军司令其实都将分属俄罗斯、乌克兰驻军司令部和相邻的乌拉尔及北高加索两大军区代管。事实上也就等同于二级司令部,差不多就是集团军级别的。不过自主权稍高一些。

待蒋百里和弗莱彻等人也签署了名字之后,叶枫把这些委任状递给杨国平道:“你去了之后,把这些委任状带给他们,另外与各国政府协调的军政协调委员会的职能也由各驻军司令部承担起来,到时国内只会派出几个有经验的政务官过去加入驻军司令部提供协助。”

杨国平接过来看了一下这些驻军司令的名字,也马上点了点头,这些人选显然都是总统深思熟虑过的,这些人不只会打仗,同时也有一定的政治工作经验,从其中有不少是直接出身军队政治部系统的将领担任驻军司令就可以看出来。有了这些人担任驻军司令,那与各国政府的政务协调自然也不成问题,而且这么做比直接派几个行政官员过去单独负起政务协调职能更容易让各国接受。

“请总统放心,我会把这件事情做好的。”杨国平最后收起这些委任状颇有信心的道。

1941年3月7日,经过将近半年的占领统治之后,在逐渐恢复平稳的控制区内顿起风云。

就在这一天,海约国控制的原乌克兰所属的熬德萨、赫尔松、尼古拉耶夫、卢甘斯克、哈尔科夫、扎波罗热、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顿涅茨克八州在海约国支持下正式宣布成立拥有主权地位的乌克兰民主共和国。

因为乌克兰民主共和国基本位于原乌克兰境内的东部和南部,且绝大部分领土处于第聂伯河以东,所以后来的历史上称之为东乌克兰。

东乌克兰面积约为原乌克兰的40左右,大概2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两千万,首都设在了境内工矿业大城市顿涅茨克市。

当然东乌克兰能独立是在阿拉斯加允许并支持的情况下才能完成的,包括其临时总统布列琴柯都曾是阿拉斯加公民,因为他的祖先早就移民到了乌兰乌德,当然这个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