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部分 (第1/4页)

最后一个战区就是北欧战区,由阿拉斯加远征军和芬兰国防军组成,总数将在增援的新兵到达后达到一百一十万人左右,不过这一战区司令却不是由远征军司令德迈尔担任,而是由芬兰元帅曼纳海姆担任,这主要是考虑到至少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一战区可能都会主要在芬兰境内作战,这与其他三大战区都将在苏联境内作战大为不同,由芬兰人出任最高司令更容易让人接受一些,而这也成为四大战区中唯一一个不是由阿拉斯加将领出任最高司令的战区,不过考虑到事实上这个战区的两支军队,即远征军和芬兰国防军在此之前就已经划分了作战区域,并非混合作战,所以这个最高司令也并不能轻易的干涉远征军的内部指挥,只要远征军在总体战略上不违背战区司令部的计划,在具体作战上,曼纳海姆是不能插手的,相信以他的智慧,也不会傻到去直接干涉他根本不太熟悉的阿拉斯加军队的内部指挥。

毕竟这一路军队若因指挥遭遇大败,最终遭殃的、损失最大的还是芬兰人自己,这个战场目前就是芬兰人自己的土地上展开。芬兰国小民稀,没有多少战略纵深,败上一两次大仗,只怕芬兰就有可能彻底亡国了。老辣的曼姆海姆绝不可能胡来。

当然另一方面曼纳海姆在远征军到达之前指挥络弱小的芬军打败击退苏军的那些战役也是让叶枫等人放心的一大原因。这证明这个年过七十的老帅可不是什么省油灯,完全有能力担任这个战区司令。

其他三大战区的事情,严石操不上心,事实上也不用担心,毕竟那三大战区目前就算无法取得大胜,但至少主动权没有丢,特别是乌拉尔战区,拥有四大方面军两百多万大军,且已经占据了绝对的战略主动权,只要未来不犯大错,那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北欧战区和高加索战区的主要目的是牵制为主,至于是否能占领苏联多大一块土地并不是重点,光在这一点就可以让他们的压力减轻一些。唯独严石统率的中亚战区不同。

首先是目前主动权易手,而中亚战区的主要任务可不是与苏军僵持就行,而是要彻底的消灭这里的苏军,彻底的控制中亚,所以僵持的局面必须打破。必须夺回主动权。

其二就是严石初到中亚战区,又一跃接过了整个战区的最高指挥权,战区内阿拉斯加军队又不占多数,这是否会影响到最终的指挥,也是严石很担心的一个问题。

严石背靠着座椅沉思半晌,最后暗地里摇了摇头,指挥上是否会受到什么影响暂时还不得而知,但如何夺回主动权是当务之急,是必须马上解决的事情,尤其是现在自己的生力军到来,兵力相比苏军占有优势的时候,正是打破僵持局面最好的时机,否则等苏军反应过来调来更多援军后,想要打破这个局面就更难了。

“永和,你说我们该怎么样才能打破目前两军对峙,僵持不下的战局呢?”

“司令,这个,这种事情,我哪能有什么好建议。我一个小小的少校,这种大事情,司令问我我也答不上来。”温永和坐在前座,闻言回头抓抓脑皮说道。

严石抬手指了指温永和,笑道:“少给我装,我问你就答就是,你好歹也是参谋副官,总不会对这个局势没一点看法吧,你说你的就是,是否有用,我自会分辩嘛。”

温永和讪讪一笑,不好意思的再次抓了抓脑皮,犹豫了一下就道:“司令,我想无非是强攻或取巧两个手段吧,现在随着我们第五方面军主力的到来,中亚战区我方兵力是占据了优势的,特别对沙波什尼科夫大军,我们几乎已经达到了二比一的优势,如果能强攻希姆肯特得手,那主动权不就回来么。控制了希姆肯特,那沙波什尼科夫的军队就会与苏联中亚方面军切断联系,到时他们还能翻出什么大浪来不成?”

严石闻言沉吟片刻后连连摇头:“强攻之下,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我们是攻,他们是守,我们选择强攻,势必就会丧失有利的防御工事,而苏军却能依托防御工事,抵消我们部分兵力优势,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即便有二比一的兵力优势,也足以被抵消大半。而且光是夺回杀姆肯特,切断沙波什尼科夫和中亚方面军的联系,但仍不足致命,你看……”

严石说到这里,拿起按在膝盖上的地图借着车内的灯光对着温永和道:“即便他们之间的联系被断,但中亚方面军还有中亚西部南部大片区域可作为战略纵深,也能依此解决大部分补给并征召新兵,而沙波什尼科夫也是同样的,他同样可以从后方的里海、咸海等地区得到补给,而且在李明泽将军第四方面军完全封锁乌拉尔河之前,他们仍然可以通过欧亚铁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