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部分 (第1/4页)

哥伦比亚三十架飓风轰炸机后,哥国也承诺在与委、厄两国的争端着让步,同样是皆大欢喜。

只是其中事实到底如何,只有当事几国才真正清楚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从一开始有许多事情就是在演戏,比如阿拉斯加担忧失去掌控权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哥斯达黎加和尼加拉瓜在对芬兰入约事项表决中不与阿拉斯加同步,而投了赞成票,事实上也是阿拉斯加故意授意的罢了。还有用一个伊斯肯德伦大区去解决保、土端,让土耳其成为常任理事国,所谓制约保加利亚更是一个笑话,这样一个超重量的筹码,却是阿拉斯加拿出来的,为的是解决其他两个盟友间的矛盾?

事实上只有知情人才知道,伊斯肯德伦大区换来的东西要更多,且肯定是对阿拉斯加有直接帮助的东西。而对哥伦比亚给些甜头,一来是多拉进一个厄瓜多尔成为成员国外,更重要是的让哥伦比亚带头在未来的对芬援助中更热心一些,且以此引响其他中南美国家的决心,毕竟中南美国家距离冲突中心远得很,阿拉斯加希望这些中南美国家哪怕不派军队参战,也应该在其他方面拿点东西出来。

另外别看阿拉斯加明面反对,但事实上他却是一定要保证芬兰成功入约的,只有芬兰入会,阿拉斯加此前的一切准备才能实施,但一旦实施,阿拉斯加大可无奈的向苏联表示,非是阿拉斯加不遵守承诺,实在是阿拉斯加势单力孤,未能阻止芬兰入约罢了,现在阿拉斯加的一切举动只是在执行海约组织的内部决议,是被迫的。

五个常任理事国达成共识,晚场休息后,连夜举行的第三场会议关于对芬兰援助事项的表决速度就极快了,仅仅一个小时,海约组织对芬援助事项和方式、程序步骤便全部通过表决。

当晚会议结束后不久,费城时间1940年1月29日凌晨零点,海约组织所有成员国联合具名向苏联发生警告,限其48小时内结束对芬兰的侵略行动,并撤出战事开始前的芬兰国境,否则海约组织所有成员国将保留采取任何行动的权利。随即,海约组织又发布公告,宣布经海约组织理事会表决同意,委托阿拉斯加共和国全权处理苏联入侵芬兰事件,阿拉斯加可根据公约规定,调动公约合法认定可调动的所有成员国资源,以便于即时处理芬兰事件。

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接到这封警告电报和公告后大惊失色,几乎是连滚带爬的跑到克里姆林宫像朱加什维利汇报,朱加什维利同样张大了嘴巴,一脸的不可思议。

风云突变,这是绝对的风云突变,就在德国还在观望并时刻警惕英法行动,而英法等国还在为是否援助芬兰争吵之时,那个在他看来正在严格履行承诺的阿拉斯加却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做出了决定。

这是陷井,是阴谋,这是朱加什维利此时唯一的想法,他不相信阿拉斯加会失去对海约组织的掌控权,海约组织突然接受芬兰入约的后果何其严重,海约组织那些小国敢承担这样的后果吗,绝不可能,只有阿拉斯加授意的情况下,海约组织才有可能通过芬兰的入约申请。

就在这时,朱加什维利的秘书急惶惶的推开房门,也不理会朱加什维利和莫洛托夫那要杀人的眼光,紧张的递上了一封电报,便一头汗水的跑出去了。

朱加什维利拿过电报一看,脸色却极为古怪,这封电报是阿拉斯加总统叶枫亲拟的长电,将海约组织此次会议的大致情况说明了一下,最后声明了一个中心意思,那就是阿拉斯加并非故意要违背承诺,实在是不得己为之,做为海约组织一员,对于组织内的决议,阿拉斯加也只有执行,48小时的限期决议是海约组织所有成员国共同表决出来的,希望苏联方面本着睦邻友好的原则,立即结束对芬兰的入侵,并退回入侵前的两国既定国界线。否则因此引发苏阿两国冲突,阿拉斯加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该死的黄皮猪,这是一个彻头彻底尾的阴谋。”一向自诩聪明,眼光如炬的朱加什维利此时无比的愤怒,阿拉斯加这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在操纵。

这时朱加什维利突然想起了大半个月前,布琼尼和朱可夫、科涅夫的电报来,登时心里一惊,对着莫洛托夫道:“莫洛托夫同志,开会,马上召集贝利亚同志,伏罗伏洛夫同志……开会,立即向布琼尼和库利克发电报,要求前线作好一切准备,是的,战争准备,要求情报部门立即全力以赴收集阿军在边境的一切军力布置情况。”

朱加什维利已经意识到了,既然在政治行动上,阿拉斯加一直在准备,一直在操纵着一个巨大的阴谋,那他就有理由怀疑这个阴谋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