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部分 (第1/4页)

比利时军队叫嚣着:“打到基加利去”不顾没有怎么训练,素质及其低下的图西族武装已经与比利时军队脱开了数十公里的距离,两万比利时军队孤军冒进,与9月3日到达基加利城下,而此时的基加利只有不到两个师的军队,两方兵力相比没有多少差距,但很明显的,按照正常情况来看,兵力没有差距就是最大的差距,相同的兵力,卢旺达那种落后的民军如何与拥有先进武器的比利时军队相抗?再说基加利是个什么样的城市,说他是城市其实是抬举了,在欧洲人面前,这样的城市最多算是一个小镇。也许只要一个冲锋就能打下来。

就在英法美等所有国家都认为,这场卢旺达闹剧即将落幕,反殖民主义运动对于现在有如野人一般的非洲民族而言只是一场笑话时,灾难突然来临。

基加利的卢旺达军队没有如同想像的那样投降,比利军队发起攻城战,但一个冲锋后,遭到打击的不是卢旺达军队,而是比利时军队,卢旺达军队居然有大炮这超乎所有人想像。

足足上百门大炮,其中有十几二十门重炮,还有不少老式马克沁机枪和格林机枪,这些武器再老旧也足以让毫无准备的比利时军队抱头鼠窜了。要知道先前的冒进,他们的重武器还没有完全跟上,跟上来的也不过十几门大炮而己,这十几门大炮再先进也无法与卢旺达的上百门大炮相比。

惨败,两万军队仅仅一天时间就损失了数千人,而糟糕的是他们已经无法后退,此前认为溃散的军队在卢旺达总统卢萨斯巴亲自率领下从北面的卡里辛比山杀出,大败还没有跟上比利时军队,甚至对于基加利战事还不无所知的图西族武装,然后从后面包围了比利时军队。

直到此时他们才惊觉,卢旺达不只三万主力,基加利的两个师有大炮,有机枪,从卡里辛比山杀出的大部队也几乎全是拿枪的主力部队,起码不少了五万人。此前预估的十五万卢旺达大军实际上有近半都装备了枪炮武器,而不是拿着砍刀锄头的民军,这个估算失误决定了比利人的命运。

9月5日,基加利之战如大家预料的那样很快落下了帷幕,但是胜利者不是比利时人,而是卢旺达的胡图族武装,被认为最多只能算是民军的非洲黑人武装杀得几乎全军覆没,两万多比利时军队有一万六千多人葬身基加利城下,五千余人成为俘虏,进入卢旺达的四万多图西族武装比比利时人更惨,虽然阿拉斯加制他们再肆意屠杀图西族人,但不包括在战场上。胡图族是不会收留图西族降军的,四万图西族武装最后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基加利之战结束,而直到这个时候,比利时政府才发现,卢旺达军队的主力在此之前几乎没有损失,甚至除了戈马一占损失的两万多真正临时拼凑起来的民军和基加利之战的损失外,卢旺达起码还有超过十万大军。其中一多半都装备了武器,哪怕武器再落后,那也不是砍刀和锄头。

自己已经全军覆没,而对手却还未伤到根骨,这样的结局意味着什么?

基加利大战的影响很大,比利时固然措手不及,本在一旁看热闹的英美法等国同样瞠目结舌,就算想马做出反应也来不及了,比利时和图西族武装差不多已经覆灭,剩下的比利时近三万大军都要看顾比属刚果南部,在比属刚果北部只有不过数千比利时军队和万余图西族武装,就算加个邻近布卡武一带的来自布隆迪的三万多图西族武装和数百美军,只怕也很难再挡住卢旺达军队的进攻

这个时候不说比利时,就算强如英法美也不可能立即调动出数万大军来帮助比利时人。等他们集结起军队只怕黄花菜都凉了。

9月6日,卢萨斯巴发布全国动员令,号召全体胡图族人行动起来,彻底消灭图西族反叛武装,并向全球通电,号召全体非洲人民行动起来,推翻帝国殖民主义统治,卢旺达的胜利,基加利之战的胜利就是榜样,帝国殖民主义都是纸老虎,他们没有想像中那么可怕,全体非洲人民都应该团结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剥削统治,实现民族的独立自由

一石激起千层浪,基加利之战的结局产生了让英法美等国意想不到的影响,此战之后的第二天,卢旺达军队再次杀入比属刚果北部,留驻此地的不过数千比利时军队和万多余西族武装面对士气正旺,如排山倒海一般杀来的卢旺达军队只能步步退却。最后退到了布卡武一线,与布隆迪的图西族武装会合,这里还有数百美军驻扎,为了避免与强大的美国直接交恶,卢旺达军队总算暂时停下了继续前进的脚步。

但尽管如此,这一退,卢萨斯巴的通电所起到的作用就更大了,殖民军队是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