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2/4页)

难道赶尸竟真有其事?

死去的人毫无生命机能,如何能被赶得动?

不但杨浩、虾皮这些自诩为“唯物主义者”的人不相信,就连衡其和谢可都摇头道:“这牛皮也吹得太大了,你叔公是赶尸人?他真有那么大的本事,能将死去的人再赶起来?”

“是真的,他真的赶过尸!”农民一脸严肃,一点也看不出象开玩笑的样子。

衡其将椅子挪了挪,直盯着农民的脸上道:“那我倒要听你说说,你叔公是怎样赶尸的?”

农民慢条斯理道:“这事说来话长……”

传说赶尸术是茅山道术的一种,本来是茅山道士用来驱赶黑白凶的,黑白凶是一种很凶的妖魔鬼怪,常常会以附体的方式祸害别人。被黑白凶附体的人就请茅山道士用茅山道术中的御尸术作法将黑白凶驱走。

后来御尸术不知道怎么流传到了夜郎古国即今天湘西泸州、辰溪、溆浦、沅陵一带,成为了湘西的赶尸术。会赶尸术的人就叫赶尸人或者赶尸匠,也叫吆死人者。赶尸也不叫赶尸,而叫“走脚”。赶尸人平常也在家中从事农耕或者做些买卖之类。如果有人来请他们去赶尸,便会对他们说,师傅,请你去走一下脚。

赶尸人若答应,便会拿出一张特制的黄纸,让来人将死人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世年月、性别等等写在这张黄纸上,然后画一张符,贴在这张黄纸上,最后将这张黄纸藏在自己身上。

赶尸匠的穿着也十分特别:他不管什么天气,都要穿着一双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长衫,腰间系一黑色腰带,头上戴一顶青布帽,腰包藏着一包符。师父教徒弟,第一件事是画符,这种十分奇特的符,是在黄纸上用朱笔画上又像字又像画的东西,途中遇到意外情况,便将这种奇特的符朝西挂在树上或门上,有时也烧灰和水吞服。

至于湘西为什么会流传有赶尸这一带着浓厚神秘巫术色彩的行业,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国人特别眷恋自己的乡土。不管怎样,叶落必须归根。客死异地的游子,本人的意愿一定要入葬祖茔;孝子贤孙必得搬丧回籍,亲友相知也都有资助此事的义务。而湘西沅江上游一带,地方贫瘠,穷人多赴川东或黔东地区,作小贩、采药或狩猎为生,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岭,山中瘴气很重,恶性疟疾经常流行,生活环境坏到极点,除当地的苗人以外,外人是很少去的。死在那些地方的汉人,没一个是有钱人,而汉人在传统上,运尸还乡埋葬的观念深,但是,在那上千里或数百里的崎岖山路上,即使有钱,也难以用车辆或担架扛抬,于是有人就创行了这一奇怪的经济办法运尸回乡。

赶尸有三赶三不赶,凡砍头的、受绞刑的、站笼站死的,这三种可以赶。理由是,他们都是被迫死的,死得不服气,既思念家乡又惦念亲人,可用法术将其魂魄勾来,以符咒镇于各自尸体之内,再用法术驱赶他们爬山越岭,甚至上船过水地返回故里。

而病死的、投河上吊死的、雷打火烧肢体不全的这三种不能赶。其中病死的魂魄已被阎王勾去,法术不能把他们的魂魄从鬼门关那里唤回来;而投河上吊者的魂魄是被替代的缠去了,而且他们有可能正在交接,若把新魂魄招来,旧亡魂无以替代岂不影响旧魂灵的投生?另外,因雷打而亡者,则属罪孽深重不孝敬父母之人,而大火烧死的往往皮肉不全,这两类尸同样不能赶。

赶尸的具体操作方法是,由赶尸人将辰州朱砂置于死者的脑门心、背膛心、胸膛心窝、左右手板心、脚掌心等七处,每处以一道神符压住,再用五色布条绑紧。此七处是七窍出入之所,以辰砂神符封住是为了留住死者的七魄。

之后,还要将一些朱砂塞入死者的耳、鼻、口中,再以神符堵紧口乃三魂出入之所,这样做可将其留在死者体内。

最后,还要在死者颈项上敷满辰砂并贴上神符,用五色布条扎紧;再给死者戴上粽叶斗笠(封面而戴)。诸事办妥,赶尸人念毕咒语,大喝一声“起!”死尸便会应声站起……

第四十九章 赶尸传说-2

诸事办妥,赶尸人念毕咒语,大喝一声“起!”死尸便会应声站起……

由于农民说得绘声绘色,衡其听到这里只觉得脊背陡然一凉,浑身的血液一刹那间几乎凝固住,人也差点坐翻了板凳。。

“真有这么神?”谢可也大张着蛤蟆嘴巴,心口扑扑狂跳不止。

农民继续侃侃而谈道:“赶尸人收徒弟也很特别,学赶尸的人必须具备有两个条件:一胆子大,二是身体好。年满十六岁、身高一米七以上的男青年都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