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 (第2/4页)

令停止进攻?”

张治国心中暗笑,前来催债的债主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是犹太人财团,张治国正是想到了犹太人,进一步联想到中东局势,构思了这个树上开花的妙计。

以土地换和平,一度是整个世界都熟知的一句话,面临巨大债务危机而且囊中羞涩的“阿非利加帝国”,急需一笔现款用于支付拖欠的外债。快要被债主逼疯了的张治国恨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开始盘算着身边哪只肥羊适合让自己宰一刀。

思来想去,张治国重新盯上了刚被他敲诈过一票的海湾产油国,这些家伙有钱啊!张治国这回想出的主意是“以土地换美元!”,正好和“以土地换和平”凑成一对。他派遣密使联络海湾国家,开出了要价不菲的帐单,承诺可以收回约旦河西岸全部被占领土,如果下家价码合适,那么把整个以色列连锅端了也不是不能考虑。

更多精采,更多好书,尽在。。

正文第一百六十四章

为了消灭宿敌以色列,二战以后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组织了四次中东战争,屡败屡战之下仍有奋起一战的士气,谁不能说阿拉伯人缺乏勇气,顶多是智慧方面有些不足罢了。遗憾的是,勇气可嘉的阿拉伯国家在战争中一次比一次输的惨,他们不是不想干掉以色列,而是自己实力不及运气又不太好,再加上美国暗地里从中作梗,结果就是阿拉伯联军回回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回,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疲态显露无遗。

如今兵强马壮的帝国主动冲上来表示愿意充当打手的角色,靠石油发了大财的阿拉伯国家是绝对不会吝惜这点钱财的,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宁愿用钱把以色列人砸死,只不过从前没有机会这样作做。开会秘密讨论了,四十八小时,阿拉伯联盟开出了总金额高达8000千亿美元的战争悬红,只要帝国军队把以色列从世界地图上抹掉,这笔钱马上到帐,信誉保证决不食言。

你情我愿阿盟和帝国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前面帝国大军饮马“苏伊士运河”,名为敲诈海湾产油国,实则背地里筹备突袭以色列,现代翻版假途伐虢的一幕场景。关于这一点认识大家心知肚明却不可以公开来说,这就是国际政治的游戏规则,别人知道你做了什么不要紧,没人说就等于未曾发生过。

如今主动权掌握在帝国一方,对帝国提出的相关要求,兵临城下的以色列人只有选择是否接受的权利,不过按照目前的局势发展分析,以色列人拒绝有条件和谈的可能性极低,除非是他们活腻了想要自杀。张治国拿出一张事先打印好的公文纸,眼神示意身旁的侍卫转交给特使先生,口中说道:

“帝国提出了十三点要求,如果以上条款贵国没有异议,那么我想,我们现在就可以签署停战协议了!”

缔结城下之盟历来不会有什么平等的条件摆在弱势一方面前,不过象这么苛刻的停战条件还是举世罕见的。帝国的十三点要求开篇明义的第一条就是要求以色列放弃联合国决议赋予的建国权利,将全部巴勒斯坦领土无论是战争中被占领的,还是联合国决议授予的,一概交还给阿拉伯联盟,由其临时代为接收,等到巴勒斯坦正式建国后再将土地移交给巴勒斯坦人。

只看了第一条,特使先生就再也坐不住了,他猛地跳起来,用西伯莱语怒吼着要求张治国不要羞辱以色列。情绪激动的特使先生,直到两个士兵把他按回到椅子上,才停住了破口大骂的动作。张治国摆摆手,那几名紧盯着特使先生十分警惕的士兵退回到自己的岗位,然后张治国说道:

“我承认这份停战协议条件很难令人接受,但是!请您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您是代表一个国家来与我媾和的,您的无礼行为将直接被理解为对帝国的不友好,我希望您想清楚再作出回答。”

特使先生也懂得自己没有拒绝的权利,继续看着余下的要求。要求的第二条是以色列国防军和以色列境内的武装组织交出全部轻重武器,只有警察可以保留自己的配枪用以维护治安。第三条是以色列的所有科学研究机构的资料、设备、人员都要登记成册交给帝国军方,第四条是释放以色列监狱关押的巴勒斯坦人,这一条后面注明可以等待停战后双方协商释放的方式。

接着往下翻找,特使先生忽然眼前一亮,指着十三点要求的最后两项说道:

“我对刚才的无礼感到非常抱歉,不过请问陛下,这里的第十二条和这里第十三条的两点是否意味着以色列人可以购买帝国境内的土地,并且用于以色列重新建国?”

特使发现的是第十二条,以色列国民善后处置一项,和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