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士,用一支钢笔画出了这些作品。

更奇怪的是,乍一看,全本所有的地图,都是一模一样。再仔细看,每张地图的大致轮廓是一样的,中心都有〃焰山〃两字,但又有些差异。比如第一张地图只有粗粗几道线条,脚注有〃唐延和元年,疑伪作〃。往后的绘图逐渐精细,有更细致的线条和地名标注,有的脚注写〃年代不详〃,有的注着确切的年代,比如〃明嘉靖廿一年〃、〃清道光二年〃、〃1935年〃,最近的是〃1983年〃;从〃明天启三年〃那张图开始,一个小圈上标着〃华西镇〃,往后的各张图,小圈的范围不断扩大,显然华西镇越来越具规模。

原来这是本地的一份地图,会给我什么样的启示?

怪村,一定和怪村有关。

孟思瑶曾仔细看过石蜡村里得来的地图,清晰记得怪村的方位。她翻到最后一张〃1983年〃图,果然,在怪村的方位有一个浓浓的黑点,注了一个〃甲〃字。

她又翻到前面一张图,脚注是〃1959年〃,粗粗一看,怪村的方位还是一个浓浓的黑点,也有个〃甲〃字。但仔细看,黑点所在的方位稍稍偏东南了一些。很难说,这地图是手绘,有细微的偏差很正常。她又翻到前页,是〃1935年〃,黑点似乎又偏东南了一些。真是这样的吗?是不是我的眼睛在欺骗我?我的眼睛不是测量仪,怎么会准?

尤其在这开往机场的摇荡不定的大客车上。

孟思瑶灵机一动,从小包里取出圆珠笔和一张白色纸巾,展开后覆在〃1983年〃的地图上,面纸的一角对齐地图的一角,怪村所在方位,那浓浓的一点,透过稀薄的面纸泛出来,孟思瑶在面纸上做了记号,同时在〃华西镇〃和〃石蜡村〃的方位上也各做了一个记号。接着,她又将面纸盖在了前一张〃1959年〃的地图上,同样做了三个记号,特别注意到怪村的方位和〃1983年〃的点大致重合,但的确有那么一点微小的偏差,而〃华西镇〃和〃石蜡村〃的方位则毫厘不爽。

就这样,从后往前一张张描点,一直到〃明天启三年〃,华西镇的起始年。

孟思瑶惊异地发现,怪村的位置在每张地图上都略有不同,越古老的地图,怪村的方位越偏东南,十四张图后,面纸上的十四个黑点竟连成了一条弧线;而华西镇和石蜡村的位置从一开始就没有变过。

这说明什么?陈麒麟说得不对,谁说怪村的历史短呢!怪村至少有数百年的历史。最初的怪村离华西镇不远。随着时间的推移,怪村却逐渐移入深山,顺着这条弧线……这条弧线,正是孟思瑶走过的那条路,深草中天葬的尸骨和无字的石碑布满沿途的艰辛之路!

孟思瑶的心底又升起一股寒意。

是啊,那是一条什么样的艰辛之路!一段什么样的扭曲历史!多少悲剧曾发生,就在他眼前发生,还有那些古老的故事,一样悲惨的故事,他虽然没有亲眼看见,多少年来一直在他脑海中栩栩如生。

雨衣人并非每天都穿着雨衣,他坐在开往机场的客车上,一个毫无特征,寻常不过的老者。他知道这一路回江京将没有任何风雨,但他心里,还是因为重见那本手抄的历史地图册子而风雨交加。前面座位上的孟思瑶,大概因为又有了惧意,深深地呼吸着,身子微微战抖着,总算给了他一些报复的快感。

当然,这还只是个序幕,还只是个开始,恶梦才刚刚开始。

6.腹中信(1)

这是江京入冬来的第一场雪,比往年略早,最高气温挣扎在零下十度左右,格外地冷。

孟思瑶从出租车下来,几乎是冲进了楼门,还没来得及将行李提上楼,就径直跑向钟霖润的房间。这几天出门在外,她没断了惦记钟霖润的伤势,从心底觉得内疚——钟霖润养伤最要紧的关头,自己应该整日守在他床边才是。但他很理解,除了表示对她安全的担心,并没有阻止。

昨夜的电话里,钟霖润对她思念的话儿听不够,她几乎就要告诉他自己今天就会回到江京,但还是忍住了,当然是因为想给他一个惊喜。

一个女子清婉的笑声从钟霖润的房间里传来,孟思瑶的心沉了一下。

孟思瑶悄悄走进房间,一眼看见钟霖润的床边,一个女子窈窕的背影,长发如瀑,垂在肩上,她正在喂卧床的钟霖润吃着什么,手中的碗冒出腾腾热气。

钟霖润带着一片温柔看着那个女子,那眼神,只有在看她孟思瑶时出现过,曾经让自己几乎融化。可惜,那眼神,此刻并不在自己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