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南征北战 (第1/2页)
“佛教在五代十国时期再次兴盛。
所以柴荣想要大搞灭佛运动自然也会遭到强烈的反对。
当时许多官员就屡次上书柴荣。
说毁掉佛寺和佛像会招来因果报应。
然而柴荣却反驳说只要一心向善就是信佛,区区的铜像又怎么能代表佛呢?
况且朕听说佛一心志在利人,哪怕是自己的头颅和眼睛也能拿出来布施。
如果朕能用自身来普及百姓的话,那朕也是不会吝啬的。
见柴荣把话说到这份上,官员们想要反对也没有理由了。
最终他的政策得以顺利实施。
据不完全统计,柴荣在位期间共废除寺庙三万多所。
仅仅保留了两千余所登记在册的寺庙。
大批僧尼被驱离返回民间。
他还从源头上严格限制僧人剃度。
除了要经过严格的考试之外。
没有官府的批准,不得私自剃度出家。
另外为了解决铜钱短缺的难题。
除了保留必要的铜器和大型寺庙的铜像之外。
所有民间私藏的佛器和佛像全部用于铸造货币。
经过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后周的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已经成为了除北方的契丹以外中原最强大的国家。”
秦始皇、刘邦和刘秀三朝佛教都还没有正式传入华夏。
所以他们对佛教并没有什么切身的感受。
只是他们从任小天话里也能听出佛教在当时确实具有一定的弊端。
王莽这个骨子里的现代人对佛教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感。
毕竟在后世宗教甚多,佛教也只是其中一个罢了。
只有赵匡胤知道柴荣当年为了灭佛承受了多么大的压力。
无论是来自朝堂还是来自民间的。
柴荣脸上没有丝毫的动容。
仿佛那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
“后周的国力得到发展之后,柴荣决定开展下一步的行动了。
他在登基之初就立下了一个长远的战略目标。
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随着后周军队逐渐成型,柴荣一统天下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显德二年他先是派出向拱、王景、赵匡胤携兵西进欲要攻灭后蜀。
经过四个月的鏖战,后周连下后蜀秦、凤、成、阶四州之地。
与此同时柴荣自己也没闲着。
显德二年到显德五年的四年时间里,柴荣三次亲征南唐。
南唐作为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虽然遭到南唐的顽强抵抗,但柴荣还是在第三次南征的时候取得了巨大胜利。
此役后周从南唐共取得十四州之地,江北的淮南地区尽为后周所有。
南唐皇帝李璟更是被打的自去帝号,只称江南国主。
这一仗震慑住了南方的所有割据势力,为柴荣的北伐之路扫除了后顾之忧。”
此时的柴荣还没有经历三征南唐的战争。
听到任小天的话后他双眼大睁。
激动心情溢于言表。
卧薪尝胆两年终于是见到功效了。
如果能这么打下去的话,统一天下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暂时压制住南方的各国之后,柴荣把目光转向了北方的契丹人。
燕云十六州作为天然的沃土和进入中原的屏障。
这些年却一直掌握在辽国契丹的手中。
这让柴荣如鲠在喉,如芒刺背。
恨不能立刻将燕云十六州收回,再现汉唐时期中原荣耀。”
任小天的话让柴荣心潮澎湃。
恨不能现在就领兵杀到辽国,将燕云十六州收复。
然而在场的其他人却早知原委。
经历五代十国和宋朝,燕云十六州始终没能为华夏光复。
甚至连带中原之地也都易主蒙古人之手。
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才将沦陷数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光复。
“显德六年,柴荣尽起国内能用之兵北伐辽国。
大军行至宁州,宁州刺史王洪献城投降。
随即益津关、瓦桥关、莫州、瀛州、易州等地接连投降后周。
柴荣兵不血刃便取得几州共十七县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