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决策失当 (第1/1页)

好书推荐: 六零炮灰亲妈觉醒后

李世民斥责道:“高明放肆!还不向你叔父道歉!” 李承乾顿时躬身道:“叔父恕罪,是侄儿口出妄言了。” 任小天摆摆手道:“没事没事,也不能怪你如此惊讶。 大唐正赶上吐蕃最繁荣最巅峰的时期,换了谁都难以把这块难啃的骨头吃进肚子里去。 其实说起来吐蕃和唐军野战的话是处于下风的,唐军在地势平坦的地方战斗力还是要强于吐蕃军队的。 但是要进攻吐蕃的话,最大的困难就是吐蕃地处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普通人上到那里大部分都会有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哪怕是训练有素的士卒也不例外。 何况吐蕃本来就地广人稀,想要在广袤的土地上找到吐蕃的主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吐蕃军队只要利用地形优势和唐军打游击战,时间一长必然能拖垮唐军。 这样就算是薛仁贵不在大非川战败,在高原之上待的时间长了士卒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 李泰胖脸上挤出一丝疑惑说道:“叔父,那难道就没有消灭吐蕃的办法了吗?” 任小天摇摇头道:“李治从一开始的战略决策就有些想当然了。 在他看来吐蕃胆敢吞并吐谷浑并且向西域出兵,那完全是在挑衅大唐的威严。 他在完全没有了解吐蕃的实力情况下就贸然让薛仁贵向高原进兵。 然而他忽略了那时候的吐蕃早就不是世民兄你那会的吐蕃了。 吐谷浑作为吐蕃和大唐之间天然的屏障,当时吐谷浑已经为吐蕃所占领,大唐的地理优势已经全部丧失。 再加上李治多年来忙于高句丽的战争,搁置了对吐谷浑人的安抚。 这也导致了薛仁贵虽然打着为吐谷浑复国的旗号,但是却没有得到吐谷浑的支持,俨然成为了高原上的一支孤军。 总结起来就是李治对待吐蕃问题上太过刚猛,只想着凭借武力就能压制住吐蕃,完全没有政治和谋略上的博弈。 武则天登基之后就设下反间计让吐蕃君主杀死了论钦陵,只不过后面武则天对外战争打的实在是太拉胯,这才让吐蕃再次翻身了。 说起来李隆基前期在对付吐蕃方面还是做的很好的,不仅是连战连捷将失地全部收回,还将吐蕃人赶回了高原。 之后他还在吐蕃边境地势有利的地方囤积兵力,一旦吐蕃人下了高原就会立马被打回去。” 李世民脸色缓和道:“没想到李隆基那个昏君居然还有如此意识,倒是朕小瞧他了。” 朱元璋笑道:“咱这么说吧,如果李隆基早死二十年,他在后世的评价未必就会比你低。” 李世民脸颊抽动了一下道:“还是说回吐蕃的事情吧,朕想起来那个老东西就来气。” 任小天颔首道:“其实西域的事情好解决,大唐毕竟在西域耕耘了多年,只要大唐军队能够切断吐蕃和西域往来的通路,西域四镇很容易就能收复回来。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吐谷浑的地盘从吐蕃的控制中剥离出来。” 任小天说着从手机里找出了一张地图给李世民道:“这里最为稳妥的方式应该是从河湟谷地沿着青唐古道一路推进,只要将柴达木盆地收复,那就能彻底切断吐蕃和南疆之间的联系。 当时的河湟还在大唐的控制范围内,一旦收复柴达木盆地之后,整个吐蕃就等于被困在了高原之上。 哪怕是他们倾巢而出,只要离开了青藏高原的范围,依托有利地形的唐军也并不畏惧吐蕃的军队。 但是兵进大非川却是十足的冒险之举,李治或者薛仁贵的想法应该是出奇兵经由昆仑山脉袭击河口地区。 然而这种奇袭的前提是对方指挥官必须是个十足的蠢货,显然论钦陵并不是蠢货,相反他还很精明。 面对薛仁贵的奇袭,论钦陵不惊反喜,果断派遣骑兵切断了薛仁贵的后路,再加上郭待封这个草包一直拖后腿,这就让薛仁贵所部进退不得只能选择决战。 另外由于李治经年来忽视西线战场的防务,薛仁贵出兵四个月的时间里,河湟、鄯州、凉州三地居然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前去增援,这才造成了大非川之战唐军惨败的局面。” 李世民听完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道:“李治这个蠢货!” 朱元璋摇摇头道:“李治绝对算不上蠢货,只是多年来他几线用兵,对朝廷的负担实在是太大了些。” 李世民说道:“朕不是那个意思,朕是想说他给朕惹下的烂摊子,还要朕出手帮他收拾,他这个皇帝真是做的实在够差劲的。 也不知道那个朕是怎么想的,怎么会选择李治做了皇帝。” 任小天眉毛一挑道:“世民兄,听你这意思是准备帮李治打赢吐蕃这场战争了?” 李世民点头道:“归根结底那也是大唐的国事,既然朕已经知道大非川之战的结果那肯定不能袖手旁观吧? 等朕解决了突厥入侵的事情之后,朕自然要腾出手来收拾那帮吐蕃人。”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