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 (第1/4页)

王府里奢华却清冷无趣的闺阁里,顶着嫡母端木氏看似贤惠慈爱却见缝插针的算计,并生母宋侧妃仿佛柔弱实则狠辣的盘算只可惜她到底不是男子。

因而东胡刘氏的赐婚让她欢欣鼓舞——在严格执行着嫡长继承制的大雍阀阅中,东胡刘氏因为从前朝起就世代驻守东胡郡,抗拒着北戎的侵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继承制度,那便是立贤,嫡出的身份可以得到更多的加分,但假如庶子的光芒足以将嫡子压下,那么刘氏也不忌讳废嫡立庶。

在这种情况下,刘家的女儿与媳妇的要求也不一样,在过往的无数次抵御北戎入侵时,不乏兵员缺少时刘家女妇执刀登上城头与自己的父兄丈夫并肩而战者!这在大雍的其他地方,是难以想象之事。

东胡郡,刘氏,对于初初受册的柔淑郡主来说,她不惮以少女所有美好的想象加上去,即使是刘氏为了鼓舞士气,将家眷一向安排在与北戎交界的最前线,也无法阻止她的畅想与冀望。

那里因着戎人的侵袭与壮年男子的大批牺牲,对于女子的约束从来都是大雍最少的,贫家女子单独支撑门户并不是什么奇闻,寡妇再嫁亦是刘氏鼓励之事,在与戎人彼此厮杀了数百年光景之后,东胡对于大雍儒生所提倡的守节、三从四德等等枷锁住女子行为的言论有着别样的理解。

相对于因血脉而生来尊贵的皇家女子,假如不是考虑到了它的遥远苦寒并时常受到北戎侵袭的危险的话,实在是个嫁女儿的好地方。

这样一门婚事,看中的自然不止柔淑一人。

番外:柔淑郡主(八)2

柔淑与东胡刘氏的赐婚是懿旨明诏天下的,即使端木氏头疼于自己的亲生女儿怀真郡主打小爱慕皇次子甘然,觑中了柔淑的夫家,也不能贸然的开口叫柔淑相让——当初嘉懿太后选中了庶出的柔淑时,私下里说的理由是刘氏到底与前朝钱贵妃谋害皇嗣逼迫宫妃有关,如今纵然安分了这些年,也值得加一加恩,但嫡出郡主何等尊贵?况且怀真郡主这些年来时常在宫中小住,宫里又一直养不住公主,太后看着怀真郡主便如同自己的嫡亲孙女儿一样,却怎么舍得她远嫁到东胡去?因此在赐婚圣旨下来前就驳了端木氏请求将怀真嫁与刘家之意,理由冠冕堂皇,任是端木氏心中多么不愿也只得笑着谢恩了。

端木氏与宁王已经不和睦了,怀真郡主虽然是宁王唯一的嫡女,可与他心爱的小许氏留下的甘远到底不能比,因此在怀真郡主的婚事上面宁王未必肯去得罪太后——甘远只是庶子,若想承国,必须太后点头方可。

和所有传承千年历经数朝而不倒的阀阅子弟一样,即使出身旁支,在端木氏与宋侧妃的眼里,皇家的尊荣也比不得累世公卿的底蕴,宁王这一妻一妾为自己的女儿择婿头一个要挑的就是阀阅子弟,最好是嫡出的阀阅子弟,历来阀阅嫡长子,那是连公主都难嫁的,必定是迎娶另一门的嫡女为妻。

大雍的一等阀阅里,青州苏、江南宋、锦绣端木、凤州卫嫡支早早就转到了帝都,留在各自封郡里的不过是旁支子弟,虽然从阀阅的角度来看,旁支嫡出的子弟娶了郡主这一级的皇族女子也不算是多么光荣的事情,他们宁可要一个哪怕同样是旁支出身的阀阅嫡女。

但轮到了自己女儿身上,同样阀阅旁支出身的端木氏却到底不肯服,但她不择这四家也不全是为了这个缘故——说到底,端木氏想将怀真嫁到东胡去,还是为了能够远着甘然。

生母卑微却被长泰帝最最喜欢的霍贵妃收养,单是这么看,这位殿下倒也没什么不好,怀真郡主虽然是甘然堂妹,可是因着宁王出继的缘故,名义却是表妹,真正要嫁,也不是没有郡主做王后的例子。

可娴雅为太后做事后,又是偶然留着心才晓得端木氏当初做什么那样急着算计自己让怀真代嫁——不仅仅是因为甘然——如今的皇太子心思都在了如今的太子妃苏如绘身上,更多的,却是因为甘然的养母霍贵妃!

那时候前太子、如今的良王还未被废弃,以嫡长子的身份、幼学聪敏,储君之位几乎是不可摇动。

在这种情况下,甘然能够上位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那时候甘然表现得也是一个合格的藩王应有的惫懒——可连宋侧妃也不知道,在宫中一位皇子还没有的时候,关于太后、周皇后并霍贵妃当初的惨烈厮杀,太后对霍贵妃恨之入骨,而霍贵妃又何尝不对周皇后咬牙切齿?

在前太子甘霖不曾因局势变化、为众阀阅联手赶下储君之位前,周皇后虽然不及霍贵妃得宠,可一来太后在,太后是明摆着站在了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