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1/4页)

终于到了重点,正尧总算明白了严嵩缘何如此的镇定自若,想必他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

“当然记得,就是这一纸铁律,令我李家五代人皆是怀才不遇,而如今终于到了我这一代,原本有了一丝希望,可是奈何正尧才疏学浅,胸点墨,实在有些愧对于祖上。”正尧颇为苦涩的着,想到这里,即便自己没有经历过那五代人的事迹,但是也可以想象得到当中的苦楚。

“很好!李公子记得就好!那敢问,自当年洪武大案到如今,你李家经历了多少代人了?”严嵩的脸上笑容依旧,但是谁都知道这是笑里藏刀。

忽听严嵩如此一问,正尧微微愣了一下,随即才道:“六代!到我身上就是第六代,刚刚过了一纸铁律上面禁令。”

不过在正尧完的时候,心中却突然萌生了一股寒意,直觉诉自己,严嵩所问的问题一定很有古怪。

“哈哈!李正尧啊李正尧,我看你李家是活得不耐烦了!老夫给你机会你竟然还要敢谎,你可知这是欺君之罪?”

第六十章 宁安公主来解围

京城东郊,一处荒废的大院中。

四处满目疮痍,杂草丛生,大院破败的样子似乎应该也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

此刻有一戴着面具的白袍男子端坐在石桌旁,欣然的在沏茶。虽然大院看起来破败不堪,人居住,但是可以看得出那白袍面具男子手中的茶具均是出自名家之手,一般人是不可能拥有的。由此不难看出,这个男子与这一处荒废了的大院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且这个男子的身份也很不一般。

不多时,大院中又出现了一个黑衣男子,这个男子约一米八左右的身高,身形健硕,腰间环佩一把长剑,精神抖擞的样子,应该是一个练武之人。此男子眉清目秀,一脸的笑意,缓缓地走到石桌旁边,看向了那白袍面具男子。

“你来啦!”白袍面具男子的声音很浑厚,仿佛在哪里听过一样。

“孩儿拜见义父!许久不见,不知义父近来可好?”那男子恭敬的躬身道,而他口中的“义父”两字却显得意味深长。

白袍面具男子随即起身,双手托住了那男子,然后道:“昭儿啊!这些年难为你了!”

“不!为义父办事义不容辞,再,这么些年孩儿潜伏在严嵩身边目的就是为了找出他通番卖国的铁证,以慰我王家那惨遭严嵩所害的一百三十余口族人!”那男子的语气很坚定,而他口中吐出的“严嵩”两字更是生硬比,仿佛不将严嵩生吞活剐,就不足以泄恨。

“上次在蜀中的事情,你办的很好,为父还没奖赏你呢!对了,这几个月来,严嵩可有什么异常的举动?”白袍男子轻轻拍了拍那男子的肩膀,从双眼中不难看出那是充满慈祥和蔼的眼神。

男子嘴角微微扬起,然后又躬身道:“回义父,自从才艺大赛之后,严嵩便开始把目光转到了李正尧身上,再加上上次《五味十方》被人盗去了一半,更让他对李正尧怀恨在心,所以眼下的科举会试,严嵩便开始着手针对李正尧。”

“那严嵩有何计划?”

“上次严世蕃命我去蜀中一趟,查李正尧的身世,后来我据实以报,相信这次严嵩一定会在这上面大做章。”那男子很肯定自己的想法,这么些年来,他对严氏父子的处事手法也都能够猜出一二,不得不此人心明眼亮,机智过人。

“嗯!为父知道了。不过,我绝对不会让严嵩得逞。你先回去吧!以免被人发现,露出破绽,等有事的时候,为父再叫你。昭儿记住,千万不要冲动,为父向你保证,严嵩的死期已经不远了!”

“是,义父!孩儿退!”

着,那黑衣男子便匆匆地往后院走去,不多时便消失的影踪,只留下白袍面具男在石桌前自娱自乐的品着茶。

“严嵩,李正尧…哈哈哈…”

※※※※※※※※※※※※※※※※※※※※※※

欺君之罪?这点可把众人给吓着了,就连正尧也不禁为之一怔。这个可不是随便可以开玩笑的,欺君之罪,那是杀头的,严重的话是要满门抄斩的!

“严嵩!休得在此血口喷人!我李正尧行的端坐的正,如此诽谤我,你居心何在!”

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正尧自问自己方才所的一点不假,可是这严嵩却要自己奇峻,这点正尧绝对不会罢休的!

严嵩突然也冷眼相对,指着正尧的鼻子道:“从洪武大案到现在,你立即总共就只有五代人,何来的六代之?你这不是欺君,那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