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2/4页)

成是啥好吃的惦记上了。

王氏失笑,哄着宝珠:“茶水苦,小娃娃们都不喝,咱们宝珠喝糖水,成不?”

宝珠看她娘没动点心思,心里着急,不停摇着脑袋,又叽叽喳喳念叨起茶水。

王氏笑了笑,瞅一眼外头,见日头大,便打发着润生带宝珠到门口玩儿,自个儿靠在炕上不住想:开个凉茶铺子,桌椅是不能少的,茶水未必用最好的,过路人口渴了不就图着喝口水?一碗茶水一文钱儿,一天少说也能赚个二三十文。

可话又说回来,凉茶摊子摆起来容易,摆的人必定也不少,这样算下来,原先预计的二三十文可要大大的缩水了。

王氏琢磨着:自己擀的面皮儿调上醋水蒜泥凉拌了,味道很好,若是摆上几副碗筷,也不知道能有人吃不?还有,自家的槐花树最近正开的旺,捋些槐花拿去,卖给来往的行人,商户。

按说槐花这东西,满山遍地都是,农家人并不稀罕。可燕山来来往往过路的商户也不少,收就收个三文钱儿一篮,总有人图个新鲜吧。

王氏越想越觉得可行,晚饭过后,急急忙忙就跟丈夫说起这事来。

陈铁贵合计了半晌,皱眉说:“铁富先说要摆摊子,你要跟着再去了,还弄上面皮子跟槐花?那咋说的过去!好赖是一家人,回头再惹咱娘说?要我说就算了,咱不干这事,每年的几亩地,加上卖鸡蛋跟缝的鞋垫子,总能攒上几贯钱儿。”

宝珠一听她爹不同意,急了,吭哧吭哧爬上她爹大腿,小嘴儿不停叫唤着:“去!去!娘去!”

陈铁贵呵呵一笑,逗着宝珠,“你娘不去,明儿个带你走亲戚,到你外婆家去不?”

宝珠拼命摇着头,又跑到她娘跟前儿说:“钱儿、钱儿”

王氏叹气,“咱闺女儿都知道赚钱,你咋就那么死脑筋,再说了,燕山下头可大喽,咱就非要跟他在一块?”

第一卷 第三十九章 第一桶金(二)

这一回,王氏难得的跟陈铁贵较起了劲,尽管陈铁贵不同意,王氏还是对摆摊的事上了心,心里认准了能赚上钱儿,死活都要试一试。

王氏也知道,没有陈刘氏的支持,这事光靠自己一个人铁定做不来,就说桌椅吧,大老远的运到燕山下头,没个板车就不行,更别说要准备其他吃食。于是便跑到李双喜家里头,将计划好的摆摊买卖好好说了说,李双喜虽然有些犹豫不决,但架不住王氏见天儿来一回的叨叨,最后跟牛大富商量了一晚,倒答应下来了。王氏见有戏,索性把心一沉,豁出去了,连陈刘氏也瞒了,跟着李双喜凑了些钱到镇上买了几套茶具,王氏心说:出力自然是李双喜家出的大头,分成就按四六分也没亏着自己。

王氏天天往外头跑,陈铁贵拿王氏没办法,也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明里暗里在陈刘氏跟前儿帮王氏打着马虎眼。

板车李家是有的,桌子椅子茶叶碗筷都是现成的,只差了一面儿招牌。王氏寻思了一阵子,想起听魏大夫说读过几年书,便抱着宝珠上了魏家。

魏元正在院子里磨草药,见王氏抱着娃儿进了门,熟络地招呼:“妹子来了,进屋坐。”

王氏笑笑,也不进屋,跟着魏元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了,大概将摆摊的事说了说。

话儿还没说上两句,门帘儿从里头掀开,魏思沛欢呼着冲了出来,“婶子!”

王氏笑着应了,将宝珠放下地,“领着你宝珠妹妹玩儿会去,婶子还有事情跟你爹商量呢。”

王氏又将缘由说了说,准备工作也做的**不离十了,就差一面儿招牌。魏元一听,爽快地应了下来,又说:“我这儿倒有个主意,妹子一会拿些仙草、金银花、菊花、夏枯草,回去后用水煮了,再放些白糖,夏天里喝了既解渴,又消暑。”

王氏一拍大腿,“这主意好,咱也没钱儿买贵重茶叶,一般的花茶,碰上讲究人,自然看不上眼儿,这要是换成凉茶,又能解渴,效用又多,遇上讲究人咱也不怕。”

魏元笑笑,进屋取了一布袋药草给王氏,王氏接了就要给钱儿,魏元连连摆手,叹道:“前些天妹子送来的鸡蛋还没吃完呢,怎么好再收妹子的钱儿,这些草药极为常见,并不是稀罕东西,妹子拿去用吧。”

王氏也就不再客气,招牌的问题解决了,又赶到李双喜家擀面皮子,第一回做买卖,王氏心里也没个底儿,不知道自家做的面皮儿,拿出去卖能有多大行情,所以也只蒸了一锅出来。

第二天一大早,王氏天不亮起了身,摸到灶房做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