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 (第2/4页)

原来南泰在信里说了,他和阿尔萨兰在西班牙玩了一阵后,又去周游了一下西洋列国。然后,他见到了一帮法兰西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他们中有人知道传教士白晋,还知道太上皇于康熙五十二年在畅春园蒙养斋建的算学馆,还大言不惭的说算学馆本质上就是法兰西皇家科学院的一个分支机构,只是大清不承认罢了,说自己给他们讲了,算学馆只是太上皇以前自己玩的一个地方,如今成三伯爷经常去的一个编辑书籍的地。大清的最高学府比他们的科学院厉害多了,不过,自己年纪太小了。虽然也很认真的在上书房读书,但是还是听不懂这些洋人研究的是什么,更听不懂他们讲的理论,非常遗憾的给大清丢脸了,为了挽回大清的脸面,自己便给法兰西皇家科学院的院士发出了邀请函,隆重邀请他们访问大清,往返路费、在大清的生活费全包了不说,还每人发5000两白银的辛苦费…

在信里,南泰很不好意思的表示。他原本以为只会有几个人接受邀请的,没想到竟然有20多个人响应,给国库添负担了,不好意思啊…国库好像也不富裕啊,所以便问皇后了,内务府能帮着出钱不?

不好意思完后。南泰还请皇后帮着问一下敦庆帝,大清水师是不是来接一下啊,否则自己只有问阿尔萨兰的外公借银子了才能支付这帮人来大清的船费呢…

末了,南泰还问皇后,他在法兰西遇到了大清的两个僧人,他们宣扬佛法很是艰难,便自作主张的给那两僧人留了1000两银子,也是找阿尔萨兰的外公借的,这笔账户部应该可以报的吧?

纵观通篇,南泰就没有一句请批示的话,简而言之,就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你们就只管负责掏钱出人吧…

敦庆帝能不愤怒嘛,而且打钱的主意竟然打到皇后身上了,过分,你那阿玛是用来干嘛的?!

“朕倒要问问,东茁的银子要留着干嘛!”敦庆帝气咻咻道。

“东茁的银子不就是安安的嘛,”皇后笑道,“你心眼怎么这么小啊…”

“南泰要银子怎么不问他阿玛要啊,干嘛给你写信啊!”敦庆帝气呼呼道,“肯定是东茁教的,看爷怎么收拾东茁!爷一定要给东茁好看!”

“安安对孩子们在银钱上一向管得紧,南泰问咱们要银子也正常,”皇后道,“要怪,你就怪安安好了,怪人东茁干嘛…”

“你对那帮臭小子也管得紧呢,他们问皇阿玛要银子了嘛”敦庆帝反问道。

“弘历出海难道没问皇阿玛要银子?”皇后笑道,“行了,你就别折腾了,赶紧派水师去西洋接人吧…”

“为什么呀?”敦庆帝不干,“爷才不稀罕那帮洋人呢,要是工匠,爷倒还有兴趣去接一番。你忘了,在安居岛认识的那个洋人,什么斯隆,不也说是什么英格兰皇家科学院的嘛,给咱大清带来啥好处了?骗吃骗喝了几年后,拍拍屁股就走了,弘暄和安安还不是啥也没弄明白,宗学里的学子也没人听出个所以然来,哼!”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人多才力量大嘛,爷,没准这批人对咱大清有用呢?”皇后笑道,“再说了,咱们不差钱,就算没用,就当打水漂了嘛,哎呀,南泰人都邀请了,咱们不管,可就得安安管了,东茁可没啥钱的呢,用的绝对是安安的嫁妆银子…”

“爷让安安和东茁和离!哼!让栋鄂家破财去!”敦庆帝恨恨道。

敦庆帝这边发火呢,九王爷的火气也不小,阿尔萨兰的信中说了,他邀请了一帮英国皇家科学院的人来大清,所有费用他都许诺大清给,还给每人额外发5000两的银子,知道国库不富裕,所以,请九王爷私人掏一下腰包,作为回报,他请西班牙的亲戚招募了100多人的工匠,全部送给九王爷了…然后在信的末尾提示了一下,招募的工匠先预支的旅费是他姥爷出的银子,姥爷说,不用还了…

最最后,还问九王爷,是不是请三伯爷出面接待一下啊,三伯爷致力于编书立著,和洋人交谈起来,应该能懵得住人吧?

九王爷怄啊,工匠是招募来的,又不是买的,说得上送嘛?

你姥爷大方,那就叫他将什么科学院的人的钱全包了啊,找爷干嘛啊!

你三伯爷能懵得住人,难道你玛法我就懵不住人了?…

九王爷怄了半天,最后提笔给弘政写了封信,将弘政给骂了个狗血淋头…

两个怄气的爷爷辈的兄弟碰头后还是交换意见了,发觉两人还真是货真价实的难兄难弟啊,敦庆帝郁闷道:“两小子大概还沾沾自喜,以为他们自作聪明的各摊一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