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 (第2/4页)

偷是变革,大家一起抢是战争,法不责众,丛林法则,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这些自然法则,都不用我来解释了吧!”

王木木:“呵呵,所以啊,说你你还别不服气。丛林法则?你去跟野兽相比?你是不是野蛮人?”

完颜焘萍:“呵呵,王爷啊,说你你还别不服气。你现在常常是以宋人自居,站在宋人的立场上看问题。那好,我也入乡随俗。站在这个时代来看问题。你说,宋人文明。文化人有知识。这,好像没错。但是,于国于民,于生产力于生产关系,这些文化是精华还是糟粕,还有待分说。说起靖康,说起金国,汉人常常会搬出岳飞,常常会唱出满江红。可是,岳飞是怎么死的?岳飞不是金人杀死的,岳飞是你们宋人自已搞死的!

我们都是穿越者,我们都知道,在我们的前世,电影里,电视剧里,岳飞被害,百姓怀念,很是不平,读书人纷纷上书,为他伸冤,死后也有百姓祭奠,似乎还出现了六月飞雪的景象。可实际是,历史上,岳飞死了就白死了,冤死就冤死了。当时,不论是投降派,还是主战派,对此都是集体变成了哑巴。事实是,读书人并没有上街喊冤,在他们看来,一个武夫死了就死了,没什么了不起的。狄青死了,他们麻木不仁;童贯死了,他们也是麻木不仁;岳飞死了,一样的麻木不仁。

岳飞死了,读书人,士大夫,宋之官,依旧是风花雪月,泡妞把妹。在他们看来,只是死了一个跋扈的将军,只是死了一个乱臣贼子。我知道,王爷,你现在跟苏轼和佛印有些过节。当然,这两位并没有活到岳飞冤死的年代。但是,如果,这两位长寿,那么,面对岳飞的冤死,他们也一定会依旧是风花雪月,依旧是泡妞把妹,就像狄青死了一样,就像所有的宋治国之支柱士大夫一样。当时,宋人眼里,岳飞也是和蔡京、童贯一样,是一丘之貉,所以,遗臭于世间。

历史告诉我们,到了宋孝宗时,宋廷为岳飞平反了,这也不是因为岳飞受了冤枉,而是其时北伐,需要一个光辉人物做正面宣传。

岳飞是主战派,可是同为盟友的主战派大臣,没有一个替他说一句话,难道只是因为他的人缘太差了?当时,满朝大臣,只有一个韩世忠为岳飞喊冤,在大宋百姓中,也只有岳飞曾经阻止过皇帝屠城,保存了百姓,那些百姓感谢他。除此之外,再也其它。

岳飞之死,有人归于秦桧,有人归于宋高宗,有人归于金国的反间计。其实岳飞之死的最基本且主要的死因是南宋初年文武权力的争夺,他也是南北派争斗的牺牲品。

王爷,我这里在说岳飞之死,实在是想提请王爷注意,别犯傻,小心中了一些奸佞的道。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岳飞之死,死得多么冤枉,死得金人都觉得迷茫。

在宋,一直存在党争,党争又分为新旧之争,文武之争,南北之争。

在宋,新党与旧党,自庆历新政,到元丰改制,到王安石变法,到元祐更化,到司马光复辟,到绍圣绍述,到新党重新执政,再到章惇张商英的再度打倒。新旧两党,反复无常,这,对于朝廷,是自毁长城,自我损伤;对于官员,趁机党同伐异,中饱私囊;对于国家,玩掉了方向,玩没了信仰,玩完了道德,玩得自取灭亡。王爷,请问,这是金之罪,还是宋之罪?

在宋,文臣与武将,一直在为朝堂权力争斗。在宋,扬文抑武,文臣一直处于压倒性的优势。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战争时期,权力会倾斜,武将也会得瑟几下。对此,文臣为了在朝堂的绝对话语权,所谓的洛党、蜀党等,所谓的投降派和抗金派,往往会联合在一起,为了共同的文人集团的最高利益,打击武将。比如,狄青功高,文臣忌之,以谋反罪名,被贬而出。

岳飞的遭遇,类同于此。在靖康耻时,汴梁陷落,大宋的文官体系遭受到了毁灭性打击。而武将却在抗金中,势力扩大,最后甚至是处于绝对优势。于是,南宋的文臣们,为了自身权力,利用赵家祖宗的家训,打击武将。在这个过程中,绝对是严重损害了当时的国家利益,可是文臣们不以国悲,不以武喜,只是计较自已的获利。最后,淮西兵变,致使一部宋军投金,淮河防线大损。王爷,请问,这是金之罪,还是宋之罪?

后来,宋,更是拆解掉武将权利,兵马肢解开来,肢解导致了南宋军队下降到了极点,其显著目标就是杀害岳飞。宋之自毁长城。王爷,请问,这是金之罪,还是宋之罪?

另,在大宋初期,北宋时,国都在汴梁,其时,北方官吏处于主导地位,宰相多是处于北方人;后,渐渐的,南方经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