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2/4页)

担,并争取到一段比较长的稳定时期。职员们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中,除执行好原有的项目外,还争取到不少新的项目,使后续财政收入得到保障。这次谈判的方案是我与毕季龙商定的,谈判的进程我也是直接向他请示汇报,毕季龙没有让助理秘书长安丝蒂参与。考虑到该部负责人事与财务的执行干事与“中央行政”某些人士关系的复杂性,也未让此人参与。

技合部作为联合国的主要执行机构,每年秋天要向开发计划署理事会提交工作报告。1986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理事会上,该部过去三年来采取精简机构,同时却大幅度增产的业绩在理事会引起了轰动。美联社记者1986年11月3日、4日从纽约所发的一系列报道中,有三篇是关于技合部的业绩的,援引如下:

“过去三年中,技术合作促进发展部将其总部职员数目从573名减至392名,即减去了三分之一的职员,使财政支出减少13.9%,其产出却增加而不是减少,人均产出提高

35%,……即从22万美元增至30万美元;”“该部为面临财政危机和改革要求的联合国树立了一个榜样。”

“由于美国欠缴会费,致使联合国遭受被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称为历史上最糟糕的财政危机,联合国秘书处正在尝试向技术合作促进发展部学习,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

报道中特别提到,美国代表格莱查(Henry Bernard Glazer)在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的发言中曾指出,技术合作促进发展部的效率提高了,为整个联合国系统作出了榜样。

此外,美联社还就技合部1982年以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技术援助的卓越成就作了客观报道。(见附件七)

毕季龙1985年6月离任后,谢启美于7月接任主持技合部的副秘书长一职。

1989年8月,秘书处财政厅发布了1980年至1991年技合部每年项目预算、提供援助总值以及行政收支情况的统计(见附件八),是对该部十一年来财政的总回顾,它说明以下事实:1981年底,技合部有财政盈余410万美元;1983年和1984年,由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人口基金突然砍掉大量已作好预算的援助项目及财政厅让该部继续支付不合理负担,该部连续两年出现赤字;之后,通过采取措施,自1985年起,财政每年有盈余,至1987年,累计盈余590万美元,从中上缴后备基金300万美元;1988年累计盈余760万美元;至1991年,除了1989年再次上缴后备基金380万美元外,累计盈余910万美元。换言之,如果加上两次上缴的后备基金,则技合部的累计盈余是1590万美元,这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这份资料清楚地表明,技合部的继续存在不仅为联合国会员国的发展事业作出贡献,对联合国本身的财政收入也起了积极作用。谢启美副秘书长1991年1月离任前夕,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曾致函对他五年来对技合部的领导表示赞赏,并说,“在这一期间,严峻的资源窘迫影响了整个组织,而你的部门却能持续保持着十分突出的增长记录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事业方面的成就。无数的男人、女人和儿童因此受益。为此,我谨向你表示感谢。”

。 想看书来

与实权部门的权威人士面对面(5)

2004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联合国里的中国人1945~2003》中,谢启美在他撰写的《回忆技合部》 一文中说:“叶成坝为解决技术合作部财政问题与联合国秘书处的工作组进行谈判,拒绝了大幅裁员的要求,而且争取到了在一段时间内免除一些额外负担,为技合部在财政上的转变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 想看书来

从容应对职员工会的质疑

联合国职员工会是一个很有势力的群众性组织。它的领导机构由职员选举产生,职员们每人每年缴纳会费。工会做过不少主持正义的事,但也有纠缠不清的时候。我到联合国不久,曾看到工会搞起院内的游行示威,颇具声势。秘书处内,技合部职员人数仅次于行政与管理事务部,工会势力很大,很活跃。联合国职员工会主席弗朗德斯(Lowell Flanders,美国籍)就是该部自然资源与能源司水资源处的一名P-5级职员,他能说会道,活动能力很强,不少行政领导怕他。

为制订技合部1986~1987年的两年期预算,经过先后半年的艰苦谈判,我们好不容易争取到“中央行政”的让步,达成对该部有利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