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 (第2/4页)

而来,为的自然是实际的利益。现在自己儿子当了皇帝了,自然要好好封赏他们。

但是具体到怎么封赏,如何平衡各方面派系,那就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了。尤其是现在,荆州派系固然是自己的元老派系,但是后来的益州派系,西凉派系也很重要,加上占据雍司之后的雍司派系,以及豫州和兖州的中原土族,要考虑到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是刘备这种做惯了领导的人,现在也是有些难以决断。

其实文官倒还比较好安排,具体到丞相一职。从自己这些文官之中来看,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能够有资格担任这一职务的,也就是诸葛亮了。其余的如三公九卿的人选,相对而言都好安排。张昭,徐庶、庞统等人都是备有所长,一一量才录用并不为难。真正让刘备感觉为难的,是武将和王位的安排。

武将之中,以大将军一职最为尊崇。就目前而言,这个职位基本上是关羽预定了、但是接下来的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的人选,刘备就有些举棋不定了。这两个职位,其中一个肯定是要给张飞的,而另外一个,到底是给谁,就不太好决断了。从刘备的心理上讲,他是想给赵云的,毕竟赵云跟了他这么多年,是他的铁杆心腹;但是眼下他定部长安,地处关中,而马超在关陇一带威名极盛,若是给马超,自然能更为有效地收服人心。

此外一个就是王位,大汉高祖早有定论,那就是非刘姓者不得称王。刘备自己整天以汉室宗亲自居,自然不好坏了这祖宗规矩。但是关羽和张飞都是他的拜把兄弟,按道理说大哥当了皇帝,兄弟就应该是御弟王爷。具体要怎么做,才能做到面面俱到,刘备一时间也拿不定个主意。名单上的官职划了又划,到现在还是感觉不够尽善尽美。。。)

s

………………………

第二百七十三章 接二连三的喜事

刘备加班加点忙活了一夜,终于保证在次日首次早朝上,让这份长长的封赏名单如期出炉了。太监那特有的尖细嗓音响了小半个时辰,终于是把名单给宣读完了。而名单的出炉,也是引发了一系列的热议。

拜诸葛亮为丞相,统领百官之长;张昭为太尉,许靖为司空,是为三公;接下刘巴为司农,简雍为大鸿胪,陈震为卫尉,顾雍为延尉,许靖为光禄勋,糜竺为少府,蒋琬为太常,刘循(刘璋之子)为宗正,步鸷为太仆,是为九卿。

除了这三公九卿之外,其他的一些文臣也是得到了重用。其中马谡和庞统还是一如既往,分别为左右司马;徐庶为御史中丞,满宠为郎中令,陆绩为黄门侍郎,费祎为秘书郎,尹默为吏部郎,谯周为太史令(他也就能干这个了!)

武将之中,任命关羽为大将军,兼任荆州牧,驻扎荆州统领军国事务;任命张飞为骠骑将军,马超为车骑将军,赵云为卫将军;陆逊为征东将军,黄忠为征西将军,张任为征南将军,征北将军(统领冀、幽、并三州军事)暂缺;此外臧霸为镇东将军,庞德为镇西将军,魏延为镇南将军,文聘为镇北将军;其余的一应武将军职,也都是各有封赏。

至于王位,刘备集团之中,自从数年前刘表父子病逝之后,现在除了刘备父子数人之外,也就只有还在荆南软禁的刘璋。还算是正牌的汉室宗亲了。当下分封次子刘永为鲁王。三子刘理为梁王。而在备受关注的关羽和张飞这两位异姓拜把兄弟问题上,刘备更是玩了一把花样,将公爵给细化了一番,用来酬谢那些立下大功,却不能被封为王爵的异姓大臣。

刘备将原先单一的公爵,一分为二分为国公和郡公这两种级别,位于王爵之下,县侯之上。而无论是封邑数量还是薪俸的级别,前者比起后者都是要明显高出一个级别的。(按:历史上郡公是南北朝时期出现的,现在提前个几十年。应该也不算夸张吧,呵呵)当下关羽被封为楚国公,张飞则是被封为燕国公,这也算是除了王爵之外。能够封到的最高的爵位了。刘备毕竟是刘备,对于祖宗那非刘姓不得封王的遗训,还是要尊重一下的。

而所谓的郡公,在马谡看来,那简直就是象征性的荣誉了,基本上是和之前的侯爵一样,虚衔而已。但是没办法,这个年代的人就是好面子啊。群臣之中得到这个郡公头衔的也不多,主要就是诸葛亮、黄权、徐庶这些工作狂,其中诸葛亮被封为鹿门公。而封邑就在他当年隐居读书的鹿门山;黄权被封为青城公,封邑在他老家西川的青城山;徐庶被封为天台公,封邑在颍川的天台山。至于马谡和庞统这种懒鬼,自然是与此无缘了。直让马谡感慨现在刘备果真是刘扒皮,他的工资越来越不好赚了。不过对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