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部分 (第1/4页)

当下夏侯渊留下两万人马给张颌。让他在此间,依托渭水阻击刘备,另外则是负责自己粮道的畅通。自己则是率领其余的两万多人马,前去准备南下协助曹仁攻打潼关。

与此同时,夏侯渊也是连夜急书。让人连夜快马加鞭送到许昌曹操处。事实上,当他这一封告急书信送达的时候,曹操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

事实上,曹操本不应该这么悲剧的。就在夏侯渊的告急文书抵达的时候,曹操刚刚经过十余日的强攻,成功地夺回了宜阳县,这个河南尹的南大门。镇守宜阳的5000余名荆州军,最后只有不足2000人跟随主将陈到。在赵云的策应下撤回了宛城大本营。不过曹操还是很不爽,原因无它,因为就为了攻破宜阳,曹操付出了整整8000余人的代价,比荆州军的伤亡多出两倍还不止。…;

诚然,眼下曹操在汇合了各路军马之后。手头上的兵力比起对手,是要稍微多那么一些。但是也多不到两倍还不止。万一关羽真的是铁了心当缩头乌龟,一个劲地据城死守。那么曹操估计也只能撞得头破血流了。另一个更让曹操恼火的问题是,在攻破了宜阳之后,陈到居然还在赵云的情况下,率领一部分残部逃之夭夭了。当时曹操已经让张辽和公孙康率领骑军左右夹击,但是前者让赵云给缠住了,后者却是阳奉阴违,声称被向导带错了路,结果陈到安然无恙地撤退。

原本被曹操寄以很大希望的白马义从,如今却出现了不小的变数。虽然公孙康兄弟都没有明言,甚至还不止一次表示要和曹操和衷共济,但是不止曹操、甚至包括曹军众将,都能感觉到在最近的一系列战事之中,那万余辽东骑军,似乎都有避战自保的迹象。在这一次陈到撤退的过程中,其实并不缺乏有利的战机可以将其一举击溃。或许会付出惨重的伤亡,但只有两军能够配合好,最后的胜利肯定是属于他们的,不过这一切都没有实现。

曹操曾多次派人联络公孙康,希望两军能够联手发起猛攻,但公孙康不是声称时机不成熟,就是攻击时虚与委蛇,出工却不出力。而仅仅依靠曹操现在自己的人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击败关羽和他麾下的六万荆州军。

曹操也知道公孙康避战的原因:当日在河南的那一战,已经伤了公孙康的元气,更让他胆战心惊。以一万五千骑军攻击荆州军的五千骑军、一万步军,付出了将近五千骑的战损,而对方的伤亡居然将将过万,这样的战果不由得公孙康不胆战心惊,因此最近在战斗的时候难免有些出工不出力。

尽管对公孙康的敷衍很不满,但是曹操自己现在也没办法。一旦他逼迫太甚的话,自己和公孙康翻脸,届时只能给关羽以可趁之机。就在这种烦闷的心情之下,夏侯渊的告急文书抵达,无疑是让曹操了。

“子孝误我大事!”曹操一拍面前的桌案桌案,恨声不已地道:“明知刘备水军强悍,他居然不加强对武关河的防卫。更离谱的是,潼关如此运转大军粮草的要地,他居然不留足够兵力驻守?眼下潼关丢失,粮草尽在敌人之手无法往西运输,他拿什么去供养麾下的数万大军?一旦乏粮的消息在军中传开,不用敌军动手,将士们自己就溃败了!”

曹操这一发怒,顿时众人都是噤若寒蝉,不敢说什么。一时间重夺宜阳带来的那点为数不多的喜悦,也被冲的干干净净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再出毒计

“丞相,此事也不能尽责曹将军!”一旁的贾诩轻拈自己的山羊胡子,为曹仁辩解道:“武关河水流湍急,荆州军敢于从此处进军,着实是出人意料。如果不能事先得到消息,想要防范荆州水军的偷袭,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曹将军未必没有在潼关留驻兵力,只是荆州军若是经水路绕过武关天险,悄然潜入关中腹地,很可能会再使出种种诈城等手段,以至城池失陷!”

贾诩的话并不能宽慰曹操,因为眼下的局势着实是很被动,并不是贾诩的这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眼下关羽已经是摆明了要和自己对耗了,这半个月来就带着他的六万大军囤积在宛城。先前攻打宜阳已经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了,要是继续攻打宛城的话,自己可以说是一点胜算都没有。。

“文和,唯今之计,可有何计策,可以逼迫关羽,和我们决一胜负?”曹操想了想之后,却是开口问道。眼下中原战局之所以不利,一切一切的根源,就是关羽避而不战,和自己玩对耗。要想解决这个不利的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要逼关羽出来和自己对战,然后自己依靠实力的优势击败他。

贾诩早已经在想这个问题了,当下眼珠子一转,便即开口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