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第1/4页)

而最后的通水通电,也在房子完成时接通了,村民们看着自家水龙头,一拧开就有水出来,还有那能把整间屋子照得亮堂堂的电灯泡。

村民们真是激动的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只能抓着来查看水电接通情况人员的手,红着眼眶说着谢谢。

对了,说道大瓦房,村民们在迁村的时候,也有专门划出一块地方来盖了几间好房,用来当做村里小学。

当然盖房的钱,上面也有下来补贴,虽说现在家里情况都能够上温饱,等再过一两年小康也不再是问题,但村里有自己的小学,还是很让人高兴的。

教授孩子们的老师也都是村里熟悉的人,村里人也都相信他们,所以学校在迁村之前的会议上也就定下了。

两年半过去了,之前那一批报考师范类专科学校的孩子也都毕业,正式接过了教学的重担,经过两年多的正式学习,他们也看到了自己不足的地方。

他们几个是因为自己喜欢,或是希望为村里做些什么的孩子,所以在学习期间就更是努力,他们知道自己学好习不光是为了自己,还为了对得起以后他们所要教的孩子们。

就为了能缩短乡村和县市之间小学教育的差距,他们几个考上不同地方,师范类学校的学生,在课余的时间里也有去临近的小学找老师询问。

知道了小学原来不光只是交语文数学还有思想品德,还有什么自然科学、社会知识等等,浅显的学习了初中里面的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等的知识。

小学的学习压力就已经不小,但这不小也能更好的让他们接受初中学习的课程,现在他们是知道原因了,不过他们的压力也就更大,因为他们也要熟练的掌握这么多学科的知识。

还好的是他们也是上完初中的,虽然成绩不突出,但他们都是有认真学习过的,再加上半年时间王琳给他们系统的补过课,所以他们学习起来也没有太过吃力。

只是也不轻松就是了,毕竟他们想的是让村里的孩子能超过城市里的孩子,希望村里能出更多的大学生,让他们不输在起跑线上。

而且村里的生活情况好了,他们也不用愁学费和生活费,每次寒暑假回到村里,也能学着教课,还能和留在村里教课的人多多交流经验。

村里人看到了成效,书芸他们想要考师范类学校的孩子,真的跟着王琳复习半年就考上了,没有一个落榜的。

这事在村里闹的不小,村子里的男女老少有一段时间,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和王琳相处,不过看到王琳对他们原来是怎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以后,慢慢异样的感觉也就淡了。

只是孩子们对轮到王琳讲课时,明显注意力都集中了不少,一些看王琳年纪小有些不愤情绪的人也没了。

不过王琳的加课功力也有明显增加,而且王琳讲课时,不管讲的是几年级的课,村里不低于那个年纪的孩子都要来听,还有一些初高中的孩子也要来听。

因为那些孩子的基础并没有打的很牢固,只能先多听听低年级的课程,多做一些练习题。

这样一来,刚刚上学的孩子就比其他年纪的孩子轻松些,但他们是不承认的,看着那把十以内的加减法,都整出花来的厚厚一本练习册,他们做的也很是辛苦的。

村里孩子都进入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个小时给他们用,不过他们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上课时更加认真听讲,下课后再多做些练习题。

不过他们越努力,也就越知道他们和王琳之间的差距有多大,虽然刚开始会有些丧气,但他们想要学习的心,还是让他们重新鼓起勇气。

王琳在考察村子情况进入第三年的时候,看着变的越加葱郁的山林,王琳也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和就算有了比城里人还多的钱,也不改他们本身原有朴质的人们。

这样一来王琳帮起他们来就更是尽心,王琳这辈子虽然只想要让王爸王妈幸福,但也想要给自己留下点什么。

老井村先祖应该也不是无名之辈,再加上认金凤为主,应该也有得到不少的好处,王琳查看过后,发现村里人竟然都是身怀灵根的。

虽然没有天灵根和单一灵根那么稀罕,双灵根的人还是不少的,尤其是老村长家的长孙,以年仅6岁的孙延硕天木地火灵根为最。

发现那么多好材质的孩子,王琳也有动收徒的心,只是她明白现在还不是时候。

不过这个时候,在王琳看到空间里,被扔下火精晶的那片沙地,现在已经变成一片火海时,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