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梦龙大惊,急忙收兵一处,与石、贺二将向着自成帅旗,一直杀了前去。梦龙刚才杀出第一重战场,顶头便撞着李过、俞彬的两支人马,迎面截杀上来,梦龙大怒,急令部将王忠率领本部人马上前接战,王忠领命,拍马舞刀直取李过。李过大喝一声,举刀直劈王忠,王忠大惊,连忙用枪架住,未及还手李过又是一刀砍来,横三顺四,杀得王忠手忙足乱,拨马向后便走。李过飞马赶上,照定脑后一刀劈王忠于马下,部下一声呐喊,直向梦龙扑杀上来。奇勋、崇德急忙上前救护,双刀并举,与李过大战不休。自成在后军催督诸将,一齐围杀上来。一时喊声四起,金鼓喧天,石、贺二将先后力战阵亡,自成的人马齐声大叫:“梦龙早早投降,免污刀斧。”梦龙大怒,率了数十骑亲兵东冲西突,奋勇死战。无奈那敌兵越战越多,梦龙部下的人马简直死亡殆尽了,梦龙身中三矢,看看敌兵杀近身来,恐怕被执受辱,就在马上拔出了佩剑,仰天长叹一声,自刎落马而死。

自成见梦龙已死,官兵全军覆没,他便催督大兵直奔固原而来,岂知他的大队尚未杀到,那甘肃巡抚早派了副将郭天喜率领精兵五千人,将沿途的隘口一律扼守住了,因此自成的人马一时不能前进。 。 想看书来

第九回 守固原梦龙死国难 会献忠自成陷凤阳(2)

其时三边总督洪承畴闻知梦龙兵败战死,他便连夜赶到陇州,一面分调大兵去守固原,一面申奏朝廷,请敕各省官兵入甘会剿。

崇祯帝接到洪承畴的奏报,方才知道自成等既降复叛,完全是监军杨应朝一人的包庇,陈奇瑜因为听了他的言语,以致纵虎归山,贻患无穷,因此大为震怒,立刻降旨,将监军太监杨应朝发交洪承畴军前正法,总督陈奇瑜即行革职,拿解来京交刑部治罪,所有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四川五省兵马着洪承畴暂行兼督,即日鼓励兵将迅速灭贼。

奇瑜辛苦了几年,一场功业尽付东流。论起他的为人,总算是一个忠心赤胆、尽忠于国,万不可以后来的成败便错怪了好人。但是那崇祯帝对于他,也算得特达之知。他本是山西保德州人氏,由进士出身,从河南按察使升陕西布政使,崇祯帝知道他勤慎知兵,特擢右佥都御史,代张福臻巡抚延绥;平贼有功,再擢兵部右侍郎,总督五省兵马。

奇瑜有一个妹妹,未出阁的时候那郎君便得病身亡,他妹妹闻知这个凶信,便天天涕泣,立誓不字别人,定要过婆婆家侍奉翁姑,嗣子守节。但是他的母亲怜女心切,不肯答应她这个主意,还要赶紧与她另觅一个相当的女婿,以便挽回她的痴心。她看见母亲与她意见不同,又怕夺了她的志气,因此便痛哭了一场,趁空跳入一个莲花池中而死。当时就惊动了保德州的人土,联名向官府呈请旌表。崇祯帝见了这个奏疏,又因她是奇瑜的胞妹,不禁大为嘉叹,说:“满朝文武都是堂堂须眉,哪一个像这女儿的贞烈?若是内外臣工都能比得上她,国事决不能弄到这步田地!当此世风浇薄、四维不张①之际,若不将这个贞女特加旌奖,实不足以维持纲常,风励天下。”于是立敕礼部,传旨旌表陈氏贞女,并行文该省抚按,在保德州建立专祠,并御制七言诗一首,悬于祠内,诗曰:

未谋夫面继夫亡,不比寻常烈女行。

白发犹难持晚节,青年谁肯负春光?

魂飞天外云霞散,魄落池中草木香。

朕泪从来轻未下,为卿千载振纲常。

崇祯帝既已旌表了陈氏,又念奇瑜正在督兵讨贼之时,特地降了一道温旨,夸他一门忠孝,劝他不可过于伤感,在他们当日君臣之间,也就算得个殊恩异数,有加无已了。及至他事败之后,削职回家,后来京师失陷,清朝定鼎北京,他想起前朝的恩遇,日日痛哭流涕,也学了他妹妹的故智,乘间投河身死。看来这位先生也总算是有点人格的了。闲言少叙。

再说那京营总兵官王朴率领大部官兵,由合水来援固原,恰恰与自成在中途相遇。这时候自成因为郭天喜扼守了隘口,大兵不能前进,一见王朴兵到,他便传令,叫大将高杰、俞彬各率精兵五千人,即日驰往镇原,与王朴接战,一面自率人马,随后接应。

两下大兵相遇,各将部伍摆开。王朴横枪立马,首先搦战;俞彬也不答话,跃马挺枪杀上阵来。一时金鼓齐鸣,喊杀连天。两人交手大战了五六十合,王朴料敌不过,拖枪败下阵来,俞彬麾兵杀上,官兵大败而走。正在追杀时候,却得后面倪宠的大兵又到,两下混战了一场,方才各自收兵。到了次日一早,那倪、王二镇又复鸣鼓进兵,倪宠在前,王朴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