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 (第1/4页)
哥黑帮教父卡邦、具有杀人犯和鸟类学家双重人格的“鸟人”史特劳德,以及冷血杀手“机关枪凯利”等等。这些人的名字本身就足够吸引人了,而几十年里尽管这些叱咤风云、各具神通的超级罪犯绞尽脑汁,付出5次自杀、8次谋杀、15次越狱的努力,却始终无一人被确认越狱成功,这一切被好莱坞影片一代又一代渲染、夸大,更让好奇的游客血脉贲张,亟欲一睹为快。
从33号码头买一张包括45分钟自助声迅导游的来回船票,坐船15分钟就能抵达这个神秘所在。踏上恶魔岛,触目所及,净是断垣残壁和斑驳的涂鸦。这座监狱关闭于1963年,后来一度成为印第安人民族运动的大本营,在成为国家公园后,原有的标语、涂鸦被特意保留下来,游客们可以从“不许包庇罪犯”等当年标语中,体味到“恶魔岛”一词的森森寒意。
钻进一条用砖砌成、长满青苔的潮湿隧道,一路上行,很快便可到达牢房区,所有336间囚室都是漆成上白下绿、灰色方砖地面的单人小室,和走廊间用锈迹斑斑的铁栅栏相隔。囚室仍保留当年旧貌,简陋阴森,有些囚室里布置着乐器、书画等私人物品,据说是表现较好犯人的特殊优待,有些则仍残留着不知哪个囚徒留下的点点血痕,给人以无穷遐想。最恐怖的“D区囚室”位于牢房区最底层,是一间间低矮没有窗户的小黑屋,小门一关,里面没有光,没有电,没有一点声息,只有不知在何处活动的老鼠、蟑螂作伴,据说哪怕最剽悍的囚徒,在这里关上几天也常常精神崩溃。
在这座恶魔岛上,您似乎也能不时嗅到一丝当年颇有“人性”的气息:所有监狱内的过道都被命名为“大街”,如密歇根大街、百老汇大街等,监狱食堂的墙壁上,一张1963年3月21日——这座食堂最后一个开放日——的早餐菜单赫然帖在墙壁上,品种是蒸蛋、水果拼盘、吐丝、面包、黄油、咖啡和两杯牛奶,似乎比当年许多普通美国人吃得还要好。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苦中作乐的自我调侃,在这座令人窒息的恶魔岛上,宽松是不存在的,您可以在小卖部买到1934年《监狱守则》,翻到第五条,上面赫然写着“除了食物、衣服、囚室和医药,囚犯在这里得到的其它一切都是特别优待”,而这种优待并不多:这里有图书馆,但即使表现良好的犯人也只能通过管理人员借阅;这里有餐厅,但犯人吃饭时会受到严厉的监控,甚至厨房和餐厅间也隔着厚厚的铁栅栏门,以免犯人抢夺菜刀滋事;这里除了D区都有高高的小窗,旧金山市区的繁华近在眼前,但恰是这近在眼前的繁华,让这些坐井观天的昔日“恶魔”更加度日如年。
这一切刺激着这些神通广大的囚徒想尽一切办法越狱,但恶魔岛看似离陆地不远,周围却是湍急的寒流,并游弋着成群凶恶的鲨鱼,监狱四周还布置着高高的了望台,架着黑洞洞的机枪,侥幸冲出囚室的越狱犯人不是被机枪打死,就是被寒流和鲨鱼吞噬。好莱坞大片《逃出恶魔岛》里成功越狱的三人原型,,在正式纪录里不过是“下落不明”,当年他们用汤匙柄一点点挖开一个洞通往管线室,又处心积虑积攒肥皂刻成仿真人头放在床上瞒天过海,最后从管线室抱着雨衣制成的浮筒跳入大海,消失在茫茫海浪之际,如今这些遗迹保存完好,甚至那个肥皂刻成的人头也依然静静躺在当年那床囚被下,继续着其主人未服完的刑期。
其实熬不住的又何止犯人?当年陪同丈夫来到这个与世隔绝小岛的管理员妻子们百无聊赖,不得不以种菜、养花打发时光,这块“大石头”上原本没有一寸土,是这些军人、管理员和家属一点点带来泥土,才形成今天的一片生机;为排遣寂寞,她们还整天研究菜谱,至今在岛上小卖部里,还能买到这本著名的《恶魔岛食谱》。
这些女人们好歹还有丈夫、儿女和同伴,有一个人却孤独地在这座孤岛上与鹈鹕、螃蟹为伴,渡过了6年的难熬生涯,他就是监狱撤销后留下的守更人,从63年开始他独守此地,直到69年印第安人上岛,他才再次有了人类邻居。
其实像鹈鹕岛这种因海流、鲨鱼等特殊水文条件而形成的、离大陆近在咫尺却难以越狱成功的孤岛监狱,在世界各地都有,基度山的原型基弗岛不消说,关押过曼德拉的南非罗本岛、甚至中国宋代流放无数重犯的沙门岛(在今庙岛群岛)都是不同版本的恶魔岛。然而恶魔岛之所以难以逃脱,岗哨、巡逻队和机枪远比激流、寒冷和鲨鱼威力更大,如今的恶魔岛四周水域依旧凶险,却已不再让人生畏,2006年5月,一位年仅七岁的小学生布莱斯顿,就曾轻松从恶魔岛游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