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师出场了 (第2/2页)

好书推荐: 操控武侠 气冲九玄

在这节骨眼上就真的能打仗吗?

在钱粮无缺的情况下,史可法相信只要有充裕的时间,这些军兵自就能练的出来。

但时间是拿银子换不回来了的。他们今后能打仗,现在却不行。作训兵甲皆有欠缺,如何能战?

所以,他带头倡议‘联虏平寇’,这一是为了明清休兵,减轻朝廷多面受敌的危险;二就是皆以机会喘一口气,为南明各镇兵马填充实力赢取时间。

以至于朝堂上都出现了与东虏划江而治的说法,史可法也不出口反对。他虽然没听说过‘协议就是用来撕毁的’这句话,心中却很明白一切协议的达成和遵守都要有相应的实力做后盾。

就是明清真联手掐灭了李自成,如果满清实力虚弱,大明雄兵百万,那金陵朝堂之上肯定都会是对鞑虏的喊打喊杀之声,朝野间也全是收复中原的声音。

反之,那喊打喊杀之声就该在京城满清群臣中响起了。

“联虏平寇”只是一时之计,赢取实力充实自己才是史可法所想的。为此他都成了阎尔梅口中的庸碌之人了。

阎尔梅为江南名士,复社巨子。现在就在史可法幕中,先劝他北上复齐鲁,不听;再劝西征复中原,不听;三劝他稍留归德、徐州为中原望,史可法倒是听进去了。但主意还是退保淮泗为上策。

原因很是简单,这就是史可法认为南明军力有限,只保淮泗都已经捉襟见肘,如何还能他用?

那北上齐鲁,西进中原,的确能叫朝廷得一时之振奋,却也把本就有限的兵力拖拉的更长远,让本就不厚实的防御变得更加空虚。

还刺激了燕京城的满清,若是彼辈感受到威胁,选择与李贼息兵,转而掉头南下。那齐鲁中原可不还是薄纸一张,被鞑子的八旗兵一捅就破?

那些被派遣去中原、齐鲁的兵马还不是被鞑子一击而破,那与天下事又有何益处呢?

而且有限的兵马都派去齐鲁、中原了,湖广的左良玉要是趁机东下,又当如何?

史可法早就就此事与崇祯帝对奏,皇帝显然是赞同他这思路的。

而如此的思路表现的更进一步时,那可不就是‘联虏平寇’么!

所以他现在才有了如此感慨:“安南侯一心赤诚,然未免有失偏颇了。”

“父亲,眼下金陵城内对安南侯是一片喊打喊杀,不日定有无数弹劾飞向大内。您既有感于安南侯的忠义,不愿与嘉定侯之流沆瀣一气,那何不现在就称病闭门呢?”义子史德威说道。

“称病闭门?”史可法捻着胡须沉吟着。“这倒不失为一法子。”

他是觉得郑芝龙很忠心,如今的大气候太那啥了。可这个时候他却真不能给郑芝龙说句公道话。

因为那会得罪太多太多的人。

今后他还要任事,多方受人掣肘的滋味不好受不说,更会耽搁大事。“唉,就这样吧……”

“龙江(史德威),你与休那拟写一个折子,明日便替老夫递上去吧。”

ps:把史可法显得不那么无能一些,但绝不是“洗白”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