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颐堑目谖叮��氖�褪遣耍�颐强梢杂美聪戮啤�

晓风听到“浪漫主义”就问“有什么可以用来下酒的诗句呢?”

高清:“比如他的《塘上行》中的‘藕花凉露湿,花缺藕根涩’,此句有种凄情美的意境,诗讲究意境,没有意境的诗就如古希腊的雕刻的石像,虽有强健的身躯,眼神却空洞无神,再雕刻得惟妙惟肖,也是一具雕像,上面诗句的意境在于藕花,就是荷花,想象一下当你们早上看到荷花表面有层晶莹的水珠时,就感觉到有种舒心的感觉,而当到了下午时,花朵一下子就被烈日破坏了或者被采花大盗盗走了,只留下藕的枝干,成了光杆,没什么可以欣赏的,所以用了一个‘涩’字,道尽了如花一般的女人的遭遇,因此说他的诗句有种凄凉美,花是好看不堪折,待到可折方能折,莫叫残枝空泪流。大家应该基本上能理解上面那句了吧,再看看下面的《南国》中的‘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这句更惨,讲的是一个女人熬成老大难了,一直没嫁成功,最后只能孤自生活,所以叫‘嫁与春风不用媒’。还有《三月过行宫》中的‘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此句只有以前的那些**美女能彻底体会到其中的辛酸,讲的是一个女人被拥有**三千的皇帝老儿始乱终弃,这种心情在现代也能领会到,就是有的女生被男友甩了之后可以亲身经历,诗句中‘几度青春老’,‘千年白日长’很形象,度日如年啊”

青松觉得高清一讲都是些惨兮兮的句子,问了他“有没有轻快,柔和一点的?”

高清:“有啊,像《马诗》中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道出了边关的月下之景,唐代的诗只要出现像上面的‘大漠’,‘燕山’等词语都与边塞诗能粘上边,上面这句也难逃此景。你们再想象一下做一下梦也可以,当你变成神仙飘向大漠,那里的沙峰被月光照得犹如白雪,不是阳春白雪,这是多么优美的一副画面啊,让你有种超凡脱俗的联想,然后你又飘到燕山,在山顶仰望星空,月牙像鱼钩或者一种弯的兵器,之后就会想家了,盼望何时才能来个大团圆,心想弯钩能快点变成烧饼就好了,一看到烧饼就会想到家里正做好的炊饼等着你回去吃,讲到讲到,我都有点饿了,好了,不讲了”

青松觉得正听得津津有味时就完了,太没劲了,就像看电视一样,在很精彩的时候,一下子就黑灯瞎火了,也太遂气了,但没办法,高清能讲到如此地步已经算不错了,大家对诗只是作为爱好,乐趣而已,又不能当饭吃,倒时可以勉强当做精神食粮来享受一下,青松把眼神瞟向林涛,林涛一副静如处子的样子,好像大家刚才讲的和他无关,他是爱禅的人,对那些艳词烂调没多大兴趣,但也得假装倾听,以免扰了大家的兴致,最后终于轮到自己,这下他可口可乐了,大家一听他讲,就像听少林寺的方丈在念“阿弥陀佛,人生如苦海,回头是彼岸”,青松向林涛丢了句“‘一了’大师,该你了”

林涛把嘴里的半截枯草吐了出来,若有所思地就开始侃侃而谈了

林涛用一种出家人的语气说:“贫僧现在说一下赵嘏,嘏的音为古,中国人认字认半边,大家心里知道就行了,别向老外们说,让他们看不起,说我们中国人认中国字都是马大哈,且不丢脸。赵嘏这位仁兄嘛,有点僧人气质,他也是唐朝的进士,在那年代,你不会作诗,你就OUT了,他的诗多为反映他自己的个人生活情趣,也就是他每天的日记,他的诗写得清圆熟练,里面的警句如漫天的繁星,一抓一大把”

此时胡蝶来了兴趣问林涛“有哪些警句呢?”

林涛:“像他的《江梅感旧》里的‘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说的是人去物留,有种怀旧伤感的意思,就像我们虽然今天在这里欢歌笑语,一旦到了某个时候,我们也会各奔前程,天各一方啊,虽然这里的景物没怎么改变,但人已经不能再如从前那样随和了”。

讲着讲着大家也开始伤春悲秋起来,高清打破压抑的气氛,笑嘻嘻说着“别这么假正经了,人活一天就得开开心心过一天嘛,别整天愁眉苦脸的像个苦瓜脸似地,那样会减少寿命的啊,因为忧愁的细胞一旦打败快乐的细胞,忧愁就可以统治整个细胞世界,忧愁是个不健康的东西,很短命的,所以大家要做一个笑口常开的人,虽然不能每时每刻都笑得像**似的,至少懂得如何操纵自己的表情啊,林涛继续说吧,别又愁绪满身的搞得像林黛玉一样”

林涛:“好吧,我来点比较有禅味的,比如赵嘏的《寻僧》中的‘看云日暮依松立,野水乱鸣僧未归’很有种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