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 (第1/4页)

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荒。那么自己的地位,就一定可以超过日轮

“百姓生活贫困了,就会去做邪恶的事。贫困原因在于土地还有潜力,百姓还有余力,能长谷物的土地还没全部开垦,山林湖沼的资源尚未完全开发,游手好闲之徒,还没全都回乡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像鸟兽一样四处奔散。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

说道这里,青书偷偷的看了眼朝凤。毕竟自己现在说的,是重农抑商。而朝凤却是依靠商路,在敛财。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听到这些,朝凤不但没有不悦,反而还点头,示意青书继续往下讲。

第二百二十三章 日轮的讽刺

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那么,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儿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

“当今的迫切任务,没有比使人民务农,更为重要的了。而要想使百姓从事农业,关键在于抬高粮价;抬高粮价的办法,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求赏,或免罚。现在应该号召天下百姓,交粮给政府,纳粮的可以封爵,或赎罪;这样,富人就可以得到爵位,农民就可以得到钱财,粮食就不会囤积而得到流通。”

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可是那些能交纳粮食,得到爵位的,都是富有产业的人。想到这里,日轮皱皱眉。这样岂不是给了商人做官的机会,反而使得真正有才华的人,更加没有出路?

“从富有的人那里,得到货物来供政府用,那么贫苦百姓,所担负的赋税,就可以减轻。这就叫做拿富有的,去补不足的,法令一颁布,百姓就能够得益。青书大人果然好想法。”还没有等日轮开口,一边的朝凤就突然夸奖道。

莫离所在意的,本来就不是空话,而是能马上到手的利益。现在又听见朝凤敲边鼓说好,自然也就点头了。

“按现行法令,民间能输送一匹战马的,就可以免去三个人的兵役。战马是国家战备所用,所以可以使人免除兵役。”莫离好战,打仗自然需要战马。可是这些年间,已经消耗战马太多了,急需补充。

听了这些话,莫离皱皱眉,开口道“有七八丈高的石砌城墙,有百步之宽贮满沸水的护城河,上百万全副武装的兵士。然而没有粮食,那是守不住的。这样看来,粮食也是我所需要的资财,是国家根本的政务。现在让百姓交粮买爵,封到五大夫以上,才免除一个人的兵役,这与一匹战马的功用,相比差得太远了。”

“赐封爵位,是您专有的权力,只要一开口。就可以无穷无尽地封给别人;粮食。是百姓种出来的。生长在土地中而不会缺乏。能够封爵与赎罪,是人们十分向往的。假如叫天下百姓都献纳粮食,用于边塞,以此换取爵位或赎罪。那么不用三年,边地粮食必定会多起来。”

短短几句话,就满足了三件事情。一是使得莫离所需要的东西充足,二是百姓的赋税减少,三是鼓励从事农业生产。这样的事情,只怕是日轮也无法做到吧?想着,青书看了看日轮,见对方也若有所思的看着自己,青书心里便更加得意。

“陛下降恩。让天下人输送粮食去边塞,以授给爵位,这是对百姓的很大恩德。我私下担忧边塞驻军的粮食不够吃,所以让天下的屯粮,大批流入边塞。如果边塞积粮足够使用五年。就可以让百姓向内地各郡县输送粮食了;如果郡县积粮足够使用一年以上,可以随时下诏书,不收农民的土地税。这样,陛下的恩德,就像雨露普降于天下万民,百姓就会更积极地投身农业生产,天下就会十分富庶安乐了。”

若是说日轮之前只是在心底叹息,可是听见青书说这样的话,他的悲痛就洋溢道了脸上。那表情,清晰的就让人想忽视都难。

“青书自问,所提出的都是利国利民的政策。敢问大人为什么一脸悲伤的样子,难道是觉得青书说的不够好?”若是说之前,青书还是有一份打败了日轮的骄傲感。可是现在,浓浓的挫败感,全部化为愤怒,几乎要把青书整个人都吞噬掉。

也许,就连青书自己都没有发现,在他和日轮相识的第一天,他就没有把自己和对方放到平等的位子上。从开始到现在,两人之间或许真的有过友情,不过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自然会因为利益的改变,而破灭。

“我只是想起了一件事罢了,并没有”看着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