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 (第2/4页)

乐个不停,别的地方行不行她可不管,只要丹阳施行那就好了,总算是没有浪费之前她买的那些土地。

当然,朝廷也没有那么多的银钱花在这方面上,所以便准许了林睿提起的方案,准许部分符合条件的人家修筑小楼,到时候挂上朝廷的牌子就是,挂上了牌子之后朝廷不但不会收税,每年还会给与补贴,用来补小楼房租的差价,以便让学子在赶考期间用最便宜的价格租到最合适的房子。

如果有住在小楼的哪位学子金榜题名,那小楼的所有者不但会得到朝廷的嘉奖,还会给与一些其他的优惠政策,这样既然朝廷花了最少的银子做事,又让修小楼的人得到了好处,可谓是双赢。

从林睿宣布的朝廷的这项旨意开始,丹阳的地价便开始疯涨,原本那些旁人看不太上的偏僻之处顿时成了抢手货,追着赶着要所有者出卖。

疯抢的人大多数都是丹阳城里比较有实力的人家,他们想要修小楼的最大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那几个房钱,毕竟收房钱比起其他的生意来说实在是算不上什么,他们在意的是修了小楼之后会得到的好处。

但凡有财力的人家,不是家中有多处商铺就是名下良田无数,这一样样都是要上税的,光是每年上的税那就不是个小数目,要是得到了批准修了朝廷挂牌的小楼,各种税都会有所减免,在某些方面还会多有通融。

这般的好事,自然是让人趋之若鹜,毕竟这修好了的小楼毕竟还是属于自己的,只要自己不拆,愿意一直挂着朝廷的牌子,那些好处就能够一直享受,要是不想做这个了,只需要报备一声,便可自行处理。当然,之前享受的种种优惠政策也会取消。

就因为这个,在丹阳城疯狂买地的不但是本城中人,甚至还有其他地方的人都跑来了。

后来还是林睿看着失态有些不受控制了,请示了上头,最后下达了不但修小楼的名额要限制,就连小楼的所有者也得限制,必须是丹阳城的人,外地的一律不许参与,这才让众人的热头稍微降下了一点。

林璇和沈辰希都知道树大招风这个一词,再加上在之前林璇和沈辰希已经买了不少的土地了,所以在众人争抢的两人便老老实实的待在了家里,积极的去和林睿和林德套近乎,为的自然是那修小楼的名额。

修小楼的这个注意是林璇出的,林家和沈家又是姻亲的关系,所以他们便很容易的就得到了几个名额,不用和其他人家一样削尖了脑袋想要走门路。

经过一番折腾和较量,终于定下了修小楼的名额。获得名额的人自然是欢喜不已,没得到的人失望之余只能期望下次还有机会了。

既然要挂朝廷的牌子,那小楼的规格什么的自然是要统一为好,所以朝廷专门设计了小楼的规格,要求众人按照规定的修建,对于这一点其他的人自然是没有半分意见的。

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修建小楼的工程由工部的人出面,而小楼的所有者则需要给与建筑的材料费和工人费。

工部的人只负责修大体的框架,里面的桌椅床铺什么的便不再负责的范围之内,这样一来顿时就带动了丹阳城里其他的好些生意,其中木器店尤为火爆,柳梦璃的娘家因此更是狠狠地赚了一笔。

看到林璇和沈辰希因为小楼的事情而得了这么多的好处,有的人就眼红,时不时的就要说些酸不拉唧的话,指桑骂槐这种事情更是不少。

第四百零二章

这有事没事就上门说酸话的除了李氏就没有其他的人了,虽说他们一大家子的人都住在沈府中,吃喝都是由沈辰希承担,可是毕竟大房与二房是早就已经分了家,有些地方始终都是不同的。

比如说这次修小楼的事情,沈辰希和林璇就此不但捞了不少的好处,还得了朝廷的优惠,而沈姚林费了大把的力气,结果什么也没有沾到。

沈姚林手里也有自己的产业的,这每年要上的税也不见得很少,所以李氏一想到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飞走了,心中怎么可能不滴血?在自个儿的院子里暗地里说了好些酸话,开口闭口就是沈辰希只顾自己的好处,一点也没有想到自家亲戚。

与此同时,她看着自己新进门的儿媳妇也有些不大顺眼,归根究底就是儿媳妇的娘家在这次的事情里大赚了一笔,而他们二房什么好处都没有捞着,所以眼红罢了。

亏得柳梦璃没有太过计较,要不然碰到那种脾气火爆的儿媳妇,非得将院子给闹翻了天不可。

林璇一开始还耐着性子听李氏翻来覆去就那几句的酸话,想着等到对方说得差不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