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2/4页)

到他眼色,连忙上前引了武筠和易惟敦走;却是走了另外一边的侧门,才到半路,斜刺里就另外来了一名小太监,笑吟吟地跟武筠打招呼:

“原来武九爷在这里。武老大人听说武九爷也来了,让小人带九爷过去呢,九爷,请。”

武筠顿时苦了脸,他本来还想避着他那爹和几个兄长,到时偷偷找上太子姐夫说上几句话的呢……这一下子被拎了过去,他那爹不会马上把他打包走吧?

武筠眼珠一转,捂着肚子就叫了起来:“哎哟,也不知道早上吃错了什么,这会儿肚子怎么疼得厉——”

“吃坏了肚子?”一道冷淡的声音突然传来,“那正好,我送九弟回去看大夫吧;太子妃殿下今日喜宴,可不好在这里请大夫冲撞了殿下的喜气!”

武二爷冷冷板着一张脸,从小太监身后那个路口大步走来;幸好他还是赶过来了,不然老九这个没脸没皮的只怕还要赖在这里。

今儿多少大人的家眷都过来给太子妃殿下贺寿,可不能再让老九这粒老鼠屎再坏了武家这锅汤!借着年底团聚擅自从宣州那边回来也就算了,连父亲说的禁足都敢私下违逆……

等他把老九拎回家,一定要好好跟父亲进言,绝对不能再这么放任老九给武家、给太子妃殿下抹黑拖后腿了,武家的家法,该用的就得用起来!

来的是自己的嫡兄武家二爷,武筠顿时没了辙儿,灰溜溜地被武二爷提了回去。

小兴子站定了身,瞅着武筠走远了,似笑非笑地看向易惟敦:“易三爷,你看这武九爷身子有恙回去找大夫了,你要不要——”

他可是花了几万两才买了那块极品帝王绿翡翠当了敲门砖,这才进了东宫的门儿,地儿都还没踩热呢,难不成就得转回去?

易惟敦扯着脸皮呵呵笑了两声,将一只荷包悄悄递了过去:“武九爷有他兄长照顾着,应该没有什么大碍;那个……刚才进去那位易大人,我刚刚想起来了,他也是我宣州河间易氏一族的,是我族弟、族弟!兴公公有事只管去忙,回头我去找我族弟,呵呵,我去找他就是了,就不劳烦公公了,不劳烦了……”

刚才还说不认识人呢,瞧着人家被庆公公亲自迎进去了,这会儿就记起来人家是族弟了?这打脸可真够啪啪啪的!

可打脸再响,也抵不过这位脸皮这么厚!小兴子手中一掂那轻飘飘的荷包,目带鄙夷地看了易惟敦一眼,想到杨公公那里并没有格外吩咐,到底也不想在这种日子里做得太出格,将易惟敦带到一处偏殿里就走了。

第247章 易五?

易惟敦长松了一口气。没了武筠带着他,先前他还真怕这小太监翻脸把他给丢出去,幸好没有……

瞧着这偏殿里几位人物颇有些英姿,易惟敦连忙整理了下衣襟上前跟人搭讪;这可是结交燕京权贵的好时机!

“这位兄台有礼了——”

易惟敦刚走近一名气质英伟的中年男子,殿门口就走来了一名小太监,客客气气地扬声唤道:“敢问耿侍郎的长随是哪位?耿大人有事相召。”

那名气质英伟的中年男子立即上前应了声:“有劳公公了,正是小人。”行礼后立即跟着那小太监出去了。

易惟敦偷眼瞧着那位耿侍郎的长随袖子一拂,就塞了一个鼓鼓囊囊的荷包给小太监,小太监不动声色地收下了,不由暗咽了一口浊气。

瞧着那荷包的丰瘪程度,一个长随,打赏个小太监比他都财大气粗多了,这燕京里的人物……果真是不同凡响啊,要是他多巴结上那么一两个——

先前跟耿侍郎那位长随说话的一名锦衣少年大概见易惟敦那个招呼没落处,好心跟易惟敦搭起话来:“兄台贵姓?如今在哪位大人门下驱使?”

易惟敦连忙笑着回了话:“免贵姓易——”

等等,在哪位大人门下驱使是什么意思?!

“姓易?”那锦衣少年只思忖片刻已经略带惊喜地看向易惟敦,“可是府衙易大人门下?”

如今当奴仆的得了主人的心意,赐了跟主子同姓可是件极荣幸的事,那锦衣少年顿时看向易惟敦眼热了几分,也更客气了几分,不等易惟敦接话,就极是健谈地咕呱起来:

“你家大人也真是了得!我可是听说了,你家大人才从滁州过来京府衙门上任,头两天称病不出,竟是耍了个障眼法,第三天就智破了夏氏命案……

……那些拍花子做案隐蔽,来去无迹的,诸人都推却,偏偏你家大人竟直上前跟府尹宁大人领了任务,不出半天,就擒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