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页)

几千块,爸妈在土地上忙活了大半辈子了,能省点就省点。虽然看到同学们都有电脑,罗永顺的心里很是羡慕,但这也仅仅是羡慕,罗永顺总是说等以后工作了自己买上一台。

想到父母,罗永顺觉得好像有几天没给家人打电话了,家离得远,刚来重庆的时候,罗永顺德母亲要求他每周至少一次给家里打电话,出来上学之前,觉得他们很烦,所以才离家远点上学,再加上一些新闻报刊上说大学期间可以兼职,勤工俭学,觉得自己有手有脚,可以自食其力,可以。。。。。。。。。。。。真的离开了家才知道原来那么难,蓦然回想才知道家里那么好,不会生病了没人管,不会没人疼。刚来重庆每周一个电话感觉是在交差,久了就特别想家,明白了游子的心,给家人的电话不再是交差的心理,而是一种思念。虽然每次和家人通电话时话不多,但就想听听他们的声音。

罗永顺拿出手机,正准备给老妈打个电话,还没拨通,电话就响了,二姐的电话:

“二姐,干嘛呢?”

“你在干么呢?”

“无聊,正准备给老妈电话呢。”

“你无聊才想起给家人打电话啊?!”

“嘿嘿。。。。。。。不是的,我平常也打。”

“行了,明天老爸和大姐的生日,别忘了给家人打个电话,听到没?”

“哦,知道了。”

“别光嘴上‘知道了’,要心里记着。”

“恩恩。”

“那行,你给爸妈打电话吧,我挂了。”

“哦,好。”

挂了电话,拨给老妈,罗永顺给爸妈打电话都是习惯性的打给母亲,不是不给父亲打电话,而是这父子俩都是有点木讷,说着说着就都沉默了。父亲想多听听儿子的声音,儿子呢,则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是想念。所以给父亲打电话的次数要少于给母亲打电话的次数。比如这回,电话打通了“嘟。。。。。。。。嘟。。。。。。。。嘟。。。。。。。。”

“喂”父亲的声音。

“老爸”

“是我”

“我知道是你,有啥子事儿么?”

“没,就是想你们了给你们打个电话。”

“哦”

。。。。。。。。。。。。。。。。。。。。。。。。。。。(两边都不说话,似乎都在等着对方说话)

“你。。。。。。。”“你们。。。。。。。。。”(两边同时说话)

“老爸你说吧,我听着。”

“哦,你妈就在旁边,给你妈讲吧”

“哦,我就是想问你们都还好吧?”

“好,都好,只要在重庆好好的,我们这边都好,好好学习,家里你不用担心,听到没有!”

“哦,知道了。”

“给你妈说吧。”

“恩。”

就听到电话那头“永顺妈,儿子电话。”

“喂。。。。。。。。。。。”罗永顺的母亲有个习惯,只要一接罗永顺的电话就会把‘喂’的音拉得很长。

“老妈啊。”

“哎,你舍得给家里打电话了?”

“嘿嘿。。。。。我这不是想你们了。”

“国庆节没和同学出去玩啊?”

“国庆放七天,同学都回家了。我自出去玩。”

“同学都回家了,你回不来,想家没有啊?”

“想,当然想啦!”

“你自己出去玩啊?要注意安全。钱够不够啊?再给你打五百过去。”

“够,放心吧,卡里有钱。”

“那你要是钱不够记得给家里说啊,咱家虽然不富裕,你的生活费还是有的。”

“知道。”

“那行,你玩去吧,就先挂了啊。”

“哦,好。。。。。。。。。。。”

罗永顺依然把手机放在耳边,等着母亲那边挂电话,突然觉得母亲说话的声音有些沙哑,急切的说道:

“老妈老妈。。。。”

“又怎么啦?”

“老妈,你是不是生病了?声音怎么有点哑啊?”

“没事,就是有点感冒。我的身体你又不是不知道,一变天了,就会感冒。”

“那你要记得吃药,要不打针吧,打针好得快。病在身上多难受啊!”

“你照顾好你自己就行了,只要你不让家里担心就没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