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2/4页)

伙子是如此的爱这片土地,爱北美大陆上获得新生的移民。难道要因为他的爱,他的忠诚苛责他吗?在海外乱世之中,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放心的呢?

“去领一百鞭子。”罗伊最终开口道。

卡麦德面无表情一言未发,但松弛的双肩明显显示他松了口气。

“领完鞭子你就是西雅图总督了,我的任命。”罗伊说完低头再也不看年轻人惊讶非常的脸孔。

当月的情书间汇报中,罗伊详细描述了事件的全过程,并向女皇陛下申请卡麦德的总督职位。信件跨越大洋被移民船带回圣彼得堡。

女皇办公室内,壁炉劈里啪啦的作响,外面飘着鹅毛大雪,已经是寒冬腊月。

女皇陛下默默的读完信,再度陷入了沉思。

西班牙探险队的到来是件小事,虽然事关几十人被屠杀,但是对于一个帝国的君王来说这些都不不在考虑之下。君王的含义就是她的一道政令可以活万人也可以亡万人,小小几十个异国人的死亡压根无关痛痒。

琳娜在意的是:时间提前了不但是沙俄帝国的时间,全世界的时间都提前了

1542年西班牙人虽然就来到过北美西海岸,发现了圣迭戈和洛杉矶等地,但他们并没有长留于此地,真正开发应该是起码五年后的事情,更别说北部的西雅图了,按道理西雅图应该是美国独立后西迁发现的。

可现在突然乱了套,她预见到的事情竟然提前发生了这还是琳娜第一次遇到

突然性的变化令女皇陛下一阵恐慌,她回顾这几年的进展,突然发现自己拨快了沙俄帝国的时钟,无形中也带动了整个世界加速了运转。原本应该发生在英国的第二次工业**由于蒸汽机的‘送出’提前了,普鲁士战后恢复的速度因为她的援助计划也加快了,美洲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法国似乎也会衰败的更加彻底。

琳娜突然意识到也许未来不再会像她预知的那样发展,因为加速会意味着变更,自己若是再继续依赖预知安排事务,势必最终会被预知所误。

我该怎么做?女皇陛下问自己。

如履薄冰 第一百九十六章 莫扎特

第一百九十六章 莫扎特

长途旅行对于九岁的男孩而言,绝对没有成年人眼中那样辛苦,恰恰相反,他们会觉得异常好玩。

从五岁的时候开始,莫扎特的父亲就带着小莫扎特和他的姐姐安娜到处旅行演出,他们去过普鲁士、法国、英国、荷兰甚至是意大利。

虽然今年他刚刚满九岁,但是作为作曲家,他已经成名四年了。按照小莫扎特的话说,就是“我们做完了德国傻瓜,又开始做意大利傻瓜,我们甚至在这些国家里一句话都不会说。”

事实上他也不需要说话,音乐就足以代表他的一切了。

父亲总是喜欢让他博人眼球,比如蒙着眼睛演奏自己谱写的乐曲,或者在大庭广众之下即兴作曲。甚至有时候小男孩觉得人们对他的喜欢部分是来自他的音乐,而另外一部分则是来自马戏团演出般的新奇。

有时在陌生的教堂做礼拜的时候,小莫扎特望着台阶上唱诗班的孩子们,心中不禁非常羡慕:唱诗班里的普通孩子可以开心的唱歌,可以任意游戏,还可以交朋友。而自己由于长期不固定的旅行演出,除了姐姐安娜几乎没有可交流的同龄人。

他的生活里充斥着乐谱、舞台服装和即兴演奏,压力和荣耀相互交替,令年幼的音乐家经常情绪化的变换多端。有时他会突然没有理由的异常开心,仿佛瞬间都能跳起来,而几分钟之后却又会陷入巨大的沮丧中泪眼彷徨。

在他父亲的眼中,苛刻要求是帮助他攀登上音乐艺术高峰的必经之路,对此,小莫扎特很理解,因此他总是很温顺的努力达到父亲提出的目标:无论旅途多么劳累,都保持随时可以当众演的状态;演出时面对台下的贵族们,必须满足突如奇来、异想天开的种种刁难性提议,比如:当场视奏从未接触过的技巧艰深的乐曲或者在一场音乐会上从头至尾全部演奏自己的作品,等等。

这样的演出往往持续四五个小时甚至更久,久的令人难以想象端坐在钢琴旁的少年只有九岁稚龄。

而另一方面,小男孩经常也会望着台下的贵族们幻想,幻想自己能自由的去追求音乐的快乐,不必向贵族们卑躬屈膝,不必委屈自己为那些肥胖、无趣又毫无音乐细胞的贵妇人们授课,能够自由地写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尤其是他所钟爱歌剧。

可幻想终究是幻想,音乐,作为十八世纪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