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 (第2/4页)

匈奴犯西凉的消息送知正在讨伐董卓的义弟马腾,让他火速返回——其实他不知道,他的信使在半路上被白波军抓住了,已经身死。但幸运的是,马腾回来了,吕战也来了。

“我韩文约(韩遂字)打了一辈子的战,没有哪一次形势有如今这次严峻啊。”白发老者在心里自语一番,回头询问跟在身边的一个小兵道,“送信之人已走了有五rì了吧?”

“嗯,将军。”小兵点头道,“这里风大,还请将军回府休息吧。”

“回府休息?兵临城下,我头大如斗,哪里能放心啊。”韩遂摇头,“你说,在匈奴兵马的进攻下,我们能坚持住几rì?”

“这个……小的不知。”小兵低下了头,皱着眉道,“但我希望能坚持的越久越好,等到援兵的到来。”

“匈奴人迟迟没有展开大规模的进攻,他们似乎在等待时机……真让人伤脑筋啊。”看了城楼上手持弓箭严阵以待的士兵们一眼,韩遂心里有个疙瘩始终没有解开:如果匈奴全力发动进攻的话,他们虽然会有较大的伤亡,但凉亭关肯定会失陷。为何数rì来他们只是小打小闹?

真正的原因是匈奴在等白波军发出的信号:与其不顾伤亡强行攻下凉亭关,不如等白波军到了,里外夹击,一举击破凉亭关,把伤亡降至最低。

“噔噔……”这时,一个全身披挂的士兵从城楼下沿着台阶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将军,好消息啊。”看到了韩遂,他吞了口吐沫就大声喊道。(未完待续。)

第209章,设置陷阱

() 第209章,设置陷阱

“好消息?难道是马腾他们收到了信使的密函,知道西凉有事,加紧往回赶了?”韩遂闻言,回头望向跑上城楼的士兵,眼神一亮的道。但马上他心里又否定了:信使才离去五rì,就算再快,此时也才把密函送到远在中原的马老弟手里,那这个“好消息”肯定不是关乎马老弟的……

他身旁那个小兵及城楼上的一些将士们下意识的竖起耳朵倾听,看到底是什么好消息:如果是有关援兵前来增援的消息,那最好不过。这样,面对人数占优势的匈奴兵马就会多一些自保的能力。

“将军,是、是马将军回、回来了。”前来报信的士兵大口喘着气,来到韩遂面前,有些激动的恭敬道。

“马腾他们回来了?怎么会如此之快?”韩遂惊异过后,便是大喜,“他们在哪?”

“据探子回报,他们尚在离西风城二十里的路上,正往这里赶来。”

“探子没有看错吧?”韩遂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砰”的一声落地了。怕自己听错了,他忍不住问道。

“将军,没有看错,因为我就是那个探子。当时我带着一些人在城外巡逻,碰巧遇上了率大军赶回来的马将军。马将军让小的快马加鞭回来报信,好让将军你放心。”

“好样的。”韩遂大笑数声,拍了拍他的肩,叮嘱其他人打起jīng神防守,便大步向着连接城楼上下的台阶走去。

凉亭关外是起伏险峻的凉山,关内数里之外便是西风城——这座城池因常年刮西风而得名——乃西凉郡的治所,郡内第一大城。

马腾渡过黄河之后,带领大军加紧赶路,风餐露宿,终于在四rì后回到了西风城。看到了熟悉的城墙、建筑、街道、百姓,他心里有一种亲切的情愫在迅速的蔓延。

“超儿,很久没回来了,你还记得这里的一切吗?”看了一眼同自己并肩骑马而行的儿子,他有些感慨的问道。

“爹,当然记得……”马超正想回答,但忽然望见宽阔的大街上,有一队人远远的骑马向着这边奔来。年轻人眼尖,他一下便认出了领头之人,脱口而出道,“爹,是大伯他来了。”

“嗯,你快去问声好吧。”马腾点头。

可能是城中百姓都知道匈奴正在攻打数里外的凉亭关,因此虽然是白天,上街上走动的百姓并不是很多,但大街两边许许多多的屋舍中,有不少人从门口、或是窗户口那儿探出头来观望大街上发生了什么事。

当他们看到是太守马腾领着大队人马回来了,他们顿时心花怒放起来:这下就不怕匈奴人了,希望太守与韩将军合力把匈奴打败,打的他们永世不得翻身才好。

骑马飞快而去的马超心情兴奋又激动。渐渐近了,看到大伯头上的白发有所增多,但jīng神还是那么矍铄,他心里有些欣慰。隔了老远,他就大声喊道:“大伯,超儿回来了,超儿拜见大伯。”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