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2/4页)

它是祖上传下来的东西,不应该在我手上弄没了,就没卖。”

“那你去找一找。”李伟冲动地说。经妈妈这么一说,他也似乎记得小时候曾经看过这面铜镜,当时不以为然,现在想来,一定是件值钱的古董,如果把它送给宽宽,说不定她会收下的。

李母找了一阵,终于从一堆旧物中找了出来。李伟拿在手里,揩去上面的灰尘,正面看看,反面也看看。这是一面葵花形的铜镜,镜面上有一层铜锈,已经模糊不清;背面是一座桥亭及一个仕女的模样,倒是清晰可见。李伟猜测这面铜镜一定是个有历史的好东西,想到要送给别人,又有点不舍,便说:“妈,算了吧。既然这是祖传下来的,不能就这么送人了。”

李母说:“傻孩子,这个东西对于我们这些不识货的人来说,就是一块旧而已,我留着还有什么用?如果它在识货的人手里变成了一件好东西,那也没有埋没它。你看吧,你觉得有用就拿去送给李书记,反正放在家里,也不知哪一天就要被当作废铜给卖了,那才不值得呢。”

大姐也说:“是啊小伟,妈说的有道理,我们这么多年都没动过它,说明它留在家里也的确没什么用。如果能派上用场,给你帮上什么忙,那即使再贵重,我们也觉得值得。”

李伟这才咬咬牙,用一块布将铜镜裹了,准备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送给宽宽。一家人又商量了些其他事情,李伟这才和凤仙回去了,小强在大姑家住了几天,早已习惯。

第三十九章 学会招徕生意

修理厂正式投入运行。当日,李伟请了铁牛、大姐等几个家人及高强等一伙司机前去捧场,算是正式开张运营,又放了几串鞭炮,凤仙还特地要求在厂内供了财神像,点上香烛,倒也热闹而隆重。因为招呼打得早,机关车队的车辆都在这里进行了保养,算是做出了第一笔生意。潘老板也来了,只不过表情无奈而又心酸,但表面上还是对李伟表示了热烈的祝贺。李伟又找了个空闲时间,请相关的人员吃了顿饭,一切备细的礼数,也多亏了大家帮着出主意想办法,考虑得十分周到。

李伟又去跑了几个单位,他们均表示愿意把单位车辆定点到李伟这里来,这让李伟觉得很高兴,觉得真是事事顺意。他又想,一定要争取让交警支队和保险公司把这里作为定点维修厂,这样就有了一个较稳定的市场。但这跟走一般单位不同,需要跟两家单位同时协调,左思右想,又把高强找来商量。

高强对李伟有求于自己,也感到很高兴,向李伟出主意说:“交警支队的事故科长是我们这儿出去的,就是前任书记的司机。我们先从他这里下手,只要他答应,保险公司那边应该没问题。”

李伟深表赞同,便让高强陪着,一道去事故科,找到这位“前辈”。这位前任书记的司机姓张,叫张吉才,40岁左右,中等身材,一头大背头梳得油光发亮。听李伟说明来意后,吉才犹豫地说:“这事啊,恐怕不行。”

高强觉得吉才很不给自己面子,连笑带骂地说:“老张,你他妈的当了官就不认老兄弟了?也不看看什么人,就在这里装神弄鬼的摆架子。这有什么难的?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

吉才为难地说:“不是,我们这个事故车辆的鉴定和维修有规定……”

“什么破规定!”高强说,“规定不是人定的?再说了,你再规定,那些事故车辆它也得修啊,是不是?”

吉才继续说:“老高,你还是这个急性子。话也不能这样说,如果是我一个人说了算,那我老张也是个爽快人,马上就答应,毕竟咱们都在一个战壕里战斗过嘛。但是,我还得跟科里的弟兄们交待是不是?而且我也得去我的领导那边做好工作是不是?这个……”

“这个什么呀?”高强说,“老张,我们都是兄弟,我就把话说白了吧。你从前是书记的司机,现在老李也是书记的司机,而且我跟你说,在李书记面前,老李已经是红透了天的人,这个面子不给,恐怕不妥吧?我知道你以前是指定在老潘那里,他姓潘的给你什么好处,人家老李也不会亏待你呀!对不对老李?”李伟听了,想起那些“潜规则”,在一旁点了点头。

吉才想了想,说:“老高,老李,这样吧,我们研究研究,回头再给你们答复。反正你也不在乎这一天两天的,好吧?”

李伟忙说:“那好,请张科长多帮忙。”高强骂咧咧地说:“老张,你小子当了官了,可没有从前爽快了。如果还认我们这帮兄弟,就尽快给个痛快话,别‘研究’来‘研究’去,研究个老半天!”

吉才陪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