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 (第1/4页)
“仔细给佐哥儿的信,仔细别叫人拐了卖了。”顾水生细心关照之后,又道:“咱们这里‘经理’是称呼佐哥儿的,其他人虽然挂着经理的牌子,只叫‘哥哥’就是了。”
“是,顾经理。”邢明凡中气十足。
顾水生吸了口气,没再多说什么,不过感觉上这人年轻力壮,听说练过武,应该没有问题。
——佐哥儿怎么还不回来啊!
顾水生心中暗叹一身,转念想到一个更致命的问题:佐哥儿若是回来了,还得向他交代这段时间的工作进展呢!
有了鞭策,顾水生精神头更足地开始干活了。
……
徐元佐是个心很宽的人。事情只要安排好了,他就不担心发生意外。
有些人谨慎小心,但是总是意外相伴;有些人却是命好,根本不多操心,事情总是顺顺利利。徐元佐就是后者。他将江南的事安排妥当之后,连收银子都交给了顾水生,只是在陈翼直那边留了一封金山岛开发计划书,然后就将大本营建设抛诸脑后了。
此刻,他正骑在一匹老黄马上,优哉游哉地走在通往辽阳的最后一程官道上。
这条驿路相比江南的官道略显逼仄,只能并行两匹马或是一辆车。不过尽量取直,已经很是难得了。沿途的驿站要比内地更加恪守传统,虽然驿卒也干私活,但是仍旧牢牢绑缚在驿站。按照规矩驿站该有的马骡,也都基本保持实数。
相比之下,江南的驿站已经变了质,被民间客栈渐渐取代。在有些非要冲之地,甚至连骡马都少了一半。
这或许也是辽东仍旧处于都司管制之下的战地。驿站主要是承担军事任务,也没什么官员来侵占驿站的马骡,私用驿站资源,所以才能保存得更类似开国初期的状态。
在后世很多人嘴里,甲申之变是无可挽回的,问之则曰:“明朝已经烂透了。”若是要强问下去,他们便会说:“因为根子上就是烂的,朱重八制定的规矩就是烂的……”然而徐元佐走在辽东,看到更加贴近两百年前国朝初立时的制度,新鲜之余却颇为佩服。
当年朱元璋派马云、叶旺率兵入辽时,辽地变乱非常:元平章高家奴固守辽阳山寨,知院阿刺章屯驻沈阳古城,开原则有元右丞也先不花之兵,金山有元太尉纳哈出之众。彼此相依,互为声援。辽东卫指挥使张良佐本是降将,反复无常。
虽然书上只说马云、叶旺狮子口登陆,顺便改成“旅顺口”这个名字,然后就平定了辽郡。然而细细想来,能够一扫群贼,打下这么大块地盘,将长久不能自给的土地牢牢控制在手中二百年,应该当得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考语。
这两百年间,蒙古人起起落落,唯一不变的就是给大明边关添麻烦。若是从整个华夏历史而言,这片土地自从唐朝之后就已经没被汉人统治过了。
“佐哥儿,前头就是辽阳城了!”石铁声若洪钟,满怀着回到故乡的激荡心情。
*
*
求推荐票,求月票,求各种支援~!
*(未完待续。)
PS:抱歉晚了,求各种支援~!
三三六 辽阳李成梁
马云、叶旺打下辽阳城的时候,金元旧城已经残破不堪。
洪武五年,朝廷准许定辽都卫(辽东都司的前身)建造新的辽阳城,作为东北新领地的心脏。
当时大明建国也只有五年,许多地方都还没有平定,北元势力仍旧妄想卷土重来,国内群豪尚未归心,举国上下都在治疗蒙元暴政之害。
尤其是北方地方,从唐末落入契丹人手中,继而西北又有党项人崛起,再接着便是金国统治以及蒙古人的铁蹄,要重立中华并非只靠军队就能做到的。
这种情况之下,马云叶旺却大兴土木,用了四年时间,建成了一座规模雄伟、城池坚固的辽阳城,成功在这片冻土上打下了根桩子。
如今徐元佐所见的新辽阳城分南北二城,呈“曰”字形。南城是主城,城墙包砖,城高三丈三,周长十六里又二百九十五丈。有城门六座,南城门左名安定,右名泰和;东城门左名广顺,右名平夷,西城门名肃清,北城门名镇远。
北城是附在南城北面的土城,主要是安置归附的胡人。开有东西北门,永智、武靖、无敌。
每门各有城楼,其中平夷门因为直面东面的北元残军,是新辽阳城的主战场,所以城门外建有瓮城,设甕门,以掩护城市,增强防御。城墙四角又都布置有角楼,东南为筹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