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谁能没有把柄! (第2/3页)

的时候,听说东宫那边,有一排建筑倒了,险些伤到了太子殿下,可有此事?”

蹇义忙笑道:“是有这事,必是太子殿下跟你说的。东宫是洪武朝的建筑,年久失修,工部那边拖延,户部又不愿意花……不过请定国公放心,我立刻下令,让人把东宫修好,再也不会出这种事情了。”

徐景昌笑眯眯点头,“蹇天官办事我自然放心,这次回京,我还没跟太子殿下说这事,就先过来和你提起。”

蹇义笑了笑,“是定国公信任我,我受宠若惊。”

徐景昌道:“是有这个意思,但却有另外的一点小事。当年经办东宫物料采购的官,以次充好,买了假货,其中用的木材,都被虫蛀了。这事蹇天官知道吗?”

蹇义瞪大眼睛,忙摇头道:“这个我不知道,毕竟是洪武朝的事情,经历建文四年,又赶上了靖难之役。兵连祸结,京城也几次失火,当初的事情,就算想查,怕是也说不清楚了吧?”

徐景昌点头,“没错,人死事消,有好些确实没法说清楚。但是偏偏宫里用料,都要有来源,木头上面,会有采买的出处,这事情很难作假。当然也没有必要,毕竟盖在了房子里面,又有谁知道呢!而且就算有记录,能查得出来,如果官吏死了,查无实据,也就不了了之了,是吧?”

徐景昌语气平淡,笑呵呵说着,仿佛是在拉家常。

可蹇义的眼神深处,泛起一丝丝的波澜。

“定国公,你的意思,莫非意有所指?”

徐景昌笑道:“谈不上,只是当年办这事的官吏,职位肯定不高,要不是工部主事,要不就是中书舍人,或者其余什么小官,无足轻重。只是他要是能屹立朝堂不倒,只怕高升侍郎尚书,也说不准啊!”

听到这里,蹇义再也没法淡定了。

“定国公,莫非你要彻查这个案子?揪出当年的人?”蹇义缓了口气,叹道:“就算按照你说的,真有这么个人,当年他也只是办差而已,绝对算不得多大的罪过,无奈而已。”

徐景昌笑道:“没错,确实算不得什么,只是消息传出去,会落人口实,造成一点小小的麻烦,不用太过在意,没有什么事的。”

徐景昌笑呵呵道:“没什么事了,我也刚回来,回头咱们再聊。”

蹇义一肚子话,却也不好再说,他从徐景昌这里出来,连忙派人打听……等消息传回来,蹇义的血都凉了。

原来宫里的建材,譬如地砖,石材,木料,成批采购的时候,为了保证质量,都会用天干地支,加上一些标记,产地,表面出处,方便出问题追踪。

很凑巧的是,东宫出了事,这批木料,根据上面的标记反推,原本是不该用在东宫上面,而是要用在御马监的。

竟然有人偷梁换柱,拿劣质的建材,糊弄东宫。

这事情发生在洪武二十一年,而经办此事的官员,正是当时的中书舍人,刚刚入仕三年的蹇义!

“徐景昌啊,你怎么连这事都能查到啊?”蹇义一筹莫展。

属实按照徐景昌所说,毕竟是前朝的事情,许多证据已经湮灭,以此来办蹇义,绝对不够。

但是这种事情,往往不需要太多的证据,只要大家伙相信了,也就够了。

你蹇义身为百官之首,人人仰望,居然干出了这么混蛋的事情?

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耳目一新。

朱高炽到了徐府,凑在书房里,对徐景昌除了钦佩,就是钦佩。

“我说表弟啊,你到底是多厉害啊,怎么连这种陈芝麻烂谷子都能翻出来啊?我也没有料到,一向谨慎小心的蹇天官,居然还有这样的把柄!”

徐景昌呵呵两声,“殿下,吏部何等重要,当年蹇义能顺利进入吏部,只怕也有大文章。”

朱高炽吃了一惊,“表弟,你的意思是蹇尚书他纵容挪用东宫的材料,然后换来了吏部的差事?要真是这样的话,这可是大罪啊!”

徐景昌淡淡道:“殿下,既然是大罪,你能给蹇尚书定罪吗?”

朱高炽摇头,“不能,毕竟年头太多,又经历了大乱,查的清楚即怪事了。”

徐景昌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不过我想蹇尚书不会坐视他的名声受损的。”

朱高炽也不是傻子,很快就明白了徐景昌的意思,“你是打算以此事揪住蹇天官的小尾巴?”

徐景昌淡淡一笑,“如果我没猜错,这几天之内,蹇尚书就会过来。”

用不了几天,次日蹇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