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报复 (第2/3页)

好书推荐: 快穿之魅魔榨汁机

,我心里头清楚,你是最清楚官场事情的人,接下来要做的事情,离不开您老兄的鼎力相助。”

徐景昌又站起身,背着手,在地上踱步。

“你方才说我身居一品,俨然宰相……你这话还是不对的,宰相承上启下,要直接处理政务……但是我现在顶的还是通政使的头衔,归根到底,我的使命是让政务上下通达,真正做事情的,还是诸位同僚。”

蹇义听这话,浑身一阵阵颤抖,心里头暗暗惊叹。

虽说他是地地道道的老油条,但是依旧不免怦然心动。

这是做事的良机不消多说,徐景昌又把姿态放的这么低,属实是难得。

如果放在几年前,蹇义立刻热血沸腾,直接挽起袖子了。

但是如今的他,可没有那么容易上头。

“定国公,你看我这边要怎么办,你有个妥当的章程没有?”

蹇义依旧把皮球踢给了徐景昌。

徐景昌也不意外,“蹇尚书,说到底还是用人的问题,朝堂需要增加商税的份额,整个财税都要调整,怎么收上来税,又由谁来负责,千头万绪,我一时也想不清楚具体要怎么办。”

蹇义点了点头,突然微微一笑,“定国公,要让我说,还真有一个办法,我也跟夏尚书提过,奈何他没有兴趣。”

徐景昌好奇道:“是什么办法?”

蹇义道:“是这样的,以如今大明的状况,我们在每个州府县城,增设官吏,收取商税,非但繁琐复杂,而且还得不偿失,有好些县城,收上来的税,还不够官吏的俸禄。”

徐景昌连连点头,这一点他也承认。

山东,北平,有许多州县都是这样。

收上来的那点银钱粮食,还不够当地官员的俸禄,需要朝廷补贴。如果一律增加官吏,征收商税……税能收上来多少还不确定,俸禄开支肯定爆了。

而且还会造成拼命压榨老百姓的情况,搞不好地方天怒人怨,激起民变。

有人说,难道征税还能亏了?

这就是现实的无奈,非要强征税赋,不但会亏钱,还能亡国。

徐景昌道:“蹇尚书,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蹇义笑道:“也谈不上好办法,无非是在几个紧要的关口,设立税卡,比如说广州、宁波、泉州,这三处都有市舶司,需要向外贸易,我们只要针对需要出售的商货征税就是了。”

“怎么说?”

“这不很容易吗,如果售价二十两一匹,按照三成税赋,就是六两银子,对吧?”

“对,这不还是现在的办法吗?”

蹇义笑道:“不一样的,以这匹丝绸来说,买进来的时候,许是要八两,转卖出去二十两,商人赚的是十二两,并非二十两,按照二十两征税,其实不公平的。”

徐景昌恍然一惊,蹇义说的什么玩意,他已经明白过来了。

不就是增值税吗!

针对增值额征税,当然了,你要是拿不出来前面的凭证,那就最后一个商贾负责。

如此一来,征税的重点不是所有的老百姓……而是一些最关键的城市,一些最紧要的市场。

也就是说,只要抓住少数几个地方,也就够了。

官吏增加不多,效果却是拔群。

“蹇天官,这么好的办法,为什么夏尚书不愿意答应?”

蹇义呵呵道:“征税这个东西,代表权柄啊,能征所有人的税,凭什么只征少数人的?”蹇义笑眯眯的,“更何况,这么一来,只要在苏州、松江、九江、淮安、北平、广州等地设立税官就够了,不必满天下增设税官。你也清楚,夏原吉一直想拿他的户部取代吏部,成为百官之首。他怎么甘心少增加官吏的议案?”

徐景昌恍然,摸了摸下巴,貌似这事还是自己跟老夏说的。

“蹇天官,那你主张怎么办?”

“好办,把整个大明,划分几个征税大区,每个方向,安排一名官吏,不管叫什么名号,总揽征税事宜,配属税丁,设立账房,安排相应的钱庄,方便商货流通。到时候我们只要在朝中增设总算衙门也就是了。”

徐景昌深深吸口气,不由得伸出大拇指,“蹇天官,您老真是谋国之臣,这么好的办法,为什么不早说啊!”

蹇义哼道:“我早说有用吗?朝中事又岂是我说了就能办的!定国公,我突然想通了,你为什么会知道当年的事情!有些人果然是居心叵测,用心歹毒,天生的混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