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1/4页)

她感觉到南风有一个忧伤的灵魂,不知是今生所形成,或者是来源于她的前世。

两个女子时而坐在花下弈棋,或者饮一杯美酒。只要太子不在南风身衅,她就便轻松自如地如同一阵南国吹来的风。幽姬想,南风的生活也一定是痛苦的,面对一个智慧如同小孩,身体却已经完全成熟的男人。

或者当一个女人不爱她的丈夫时,她便宁可安排一些美丽的侍女侍候她的丈夫,对于她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两人并不经常谈话,更多的时候是相对无言,各想各的心事。当幽姬想起啖鬼之时,她偶然也感觉到南风温柔的目光,她是否也在想念一个男人?

她们谁都不曾向对方提起过自己心中的那个人,却又都敏锐地感觉到,在对方忧伤的心底,那个男人所占有的不容忽视的地位。

凌日迟迟没有行动,双方陷入了艰难的对峙局面。但忽然之间,朝中多了许多指责太子不学无术,智慧太低的传言。

卫瓘联合了一起大臣,经常向皇上进言,或直接或间接地提出,等到皇上百年归老后,这样的一位太子,是不堪继承大统的。这件事情本就是皇上的一块心病,就算是大臣们不说,他自己都存着废立太子的心念,大臣们一提起,他便更加迟疑不定。

时而想到死去的皇后是一位极贤淑的女子,自己曾经答应过她一定要照顾这个长子。而且传位于长子,本也是天经地久的事情,又怎么可以随便废除 。但时而又想想太子实在是过于愚钝,记得前些时,曾有大臣进言道,天下大旱,百姓皆无粮食果腹,太子便自作聪明地回答:“既然没有粮食,何不让他们吃肉呢?”

此话一出口,朝野上下一片大哗,太子愚钝也就罢了,根本就不懂的民生,有这样的天子,只怕天下危矣。

每每想到此事,连皇上自己都是哭笑不得,那是他的亲生儿子,他自己和前杨皇后都是一个极聪明的人,为何会生出这样的儿子来。

被大臣们说得久了,皇上的心思便越发动摇,但若光凭大臣们的几句言语就废去太子,似也对太子过于不公平。卫瓘就替皇上想出一条计策,“皇上有几位皇子奇Qīsuu。сom书,不若让微臣代劳,出上几道题目,让几位皇子一一做答。皇上比较答案,看一看太子是否真地愚钝到无可救药,若真是如此,再废去太子不迟。”

他却怀着另一番心思,知道太子必然不会亲自做答,太子妃一定会找一位饱学之士代拟答案。皇上见了,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到时候便不仅是太子愚钝,而且还犯有欺瞒皇上之罪。

皇上果然听了他的意见,让他出了一张考卷。考卷出好后,便着人送往各宫之中,请各位皇子亲自做答。

南风拿到考卷,心中已有了计较,她也风闻最近颇有废太子之议,她却一点也不害怕,世间万事,原来就不可以预料,但自从进宫以后,她却越来越有勇气。只觉得自己与这宫廷,如鱼得水,相得益彰,她似生来便是为了宫廷而存在的。

她看了试卷,题目并不是很难,但因为是要承给皇上看的,便要仔细研究一下答案。她着人秘密抄写了试卷,送出宫去,命几位饱学之士做答。答案很快便送了回来,但每一个做答者都旁征博引,文辞晦涩,似乎越是答得让人摸不着头脑,越能显出自己的文才不凡来。

南风看了这些答案,不由皱起眉头,这样的答案一看就知道不是太子能做得出来的。

她虽然不愿,但终于还是命人送了一份给张华,只令宫人传了极短的口言:请代太子做答,将承圣揽。

过不多时,张华的答案便传了回来。南风一看,心中暗叹,果然是张华,好象与她心有灵犀一般。

答案之中尽是使用极普通平实的言语,完全不用任何典故,只将义理说通。这样的答案才可能是出自太子的手笔,而且虽然朴实,却偏又能显出内涵来。

南风命太子照着答案抄了一遍,又再三审阅,没有一个错字,才命人送给皇上。

另几位皇子的答案早便承了上去。皇上看了太子的答案,只觉得太子虽然不及其他的皇子那般舌绽莲花,但却并非是言之无物。又听杨皇后说,太子近来勤于读书,都是太子妃的功劳。

皇上心中便有些喜悦,不由想到,也许再过些时日,太子会更有长进。

此时贾家一系的大臣们也都听闻了消息,各种保太子的议论便又开始滋长起来。双方整日争论,喋喋不休,皇上听听这边的意见,再听听那边的意见,只觉得头大如斗,难以决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