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页)

般静坐了下去。

只见珠峰霞霭升腾,异彩漫天。金蝉子在峰顶传授法术给珠穆朗玛,而珠穆朗玛双眼不开,在心中却看见老师就在跟前。金蝉子立时教习珠穆朗玛一套“饮光之术”,以阳光月华为食,学了这样的法术,不再需要用嘴摄食,吸日月精华便可以滋补身体。珠穆朗玛受了佛祖眼泪洗礼,已有仙根,只要传授心法,立时就可学会,用不三日就可以融会贯通。

夫妻两人知道他是仙体,又有佛祖庇佑,见了这么多的异象也不觉得奇怪了,反倒庆幸自己有这样的福气。卓玛见儿子终日紧闭双眼,又不吃不喝,不由担心起来。数次劝解儿子进食,儿子沉浸在佛法中,如何搭理母亲关怀?数次之后,儿子于一空闲时间,听到了母亲哭泣便开口劝解,“母亲,孩子已经学会饮光大法,能以日月光芒为食物,母亲不必担心孩子。”

卓玛惊得目瞪口呆,“你,你,能说话啦?”

“母亲不必惊慌,孩子现在正在跟金蝉子师傅。又有佛祖泪水浸浴过,百病不生,寒热不浸。”

“金蝉子是谁啊?在哪里呢?我怎么没看见啊?孩子,你是不是魔障了呀?”母亲急得想哭。

珠穆朗玛指了指峰顶。夫妻两个看过去,哪里看得到什么?

“孩子啊,你咋就闭着眼睛说瞎话呢?”王为问。

“父亲,我现在还不能睁眼。但我能知道到周围的一切,我没说瞎话,师傅就在山顶上坐着呢。”

“我的神啊,我不是在做梦吧?真有这么奇妙的事情发生。算了算了,我们还是走开吧,别打搅孩子修行,再问下去,我觉得自己都快成疯子了。”父亲拉着母亲走开。

卓玛半信半疑,哪里有这样奇妙的事情?就算是神仙,也有个新陈代谢,有个进食休息的时间。只是这小儿呆坐了数天,竟然精神硕爽,如何不信他?想那光芒虚物,也可作为食物,宇宙万物真个奇妙无比。夫妻见儿子根本不需要自己的照顾,就只好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任由他去。

珠穆朗玛这一坐就是十年,十年中身体长大和平常十岁小孩无异。他端坐的地方雪莲花开了一茬又一茬,父母采摘雪莲根本不用挪步外出。父母来往于城镇也小心谨慎,生怕泄露了佛祖机密于世人,只做些买卖,采购些用品,连原先各自的家也不敢回去。平时实在无聊的时候,就乘兴爬高攀登,往返于世界极顶无数次如家常便饭。

金蝉子传授佛法,兢兢业业。作为珠穆朗玛的启蒙老师,他先要教导的就是“慈悲”二字,先要巩固了善根,才有以后的善果,他日后将有无边法力,若没个慈悲心肠,恣意妄为,那样的法力将是灾难。故而金蝉子传他大乘佛法,修习他的心性,让他心性近了佛,才是第一要旨。其他就只传授些养身护体的法门,百病不侵,饥寒不扰。

受业将尽,金蝉子问,“珠穆朗玛,为师传授你大乘佛法,也不过是一些修心的法门。望你通彻大法,能得到圆满。如今受业已完,你还有什么疑惑不妨说出来。为师为你一一化解。”

珠穆朗玛拜了三拜,开口问道,“师傅,佛讲慈悲为怀,却也空泛,弟子不知如何才能得慈悲胸怀?还请师傅赐教!”

“与乐为慈,拔苦为悲。慈悲不仅仅是一种心态,是怀有慈悲心,行慈悲之事。”

“弟子不明白的是,与谁乐?拔谁苦?请赐教。”

“与苍生乐,拔苍生苦。”

“苍生为何?”

“天下生灵万物,草木虫鱼,皆为苍生。”

“苦由何来,乐由何生?”

“苦为烦恼,为羁绊,为不悟。乐为解脱,为自由,为透彻。”

“如此看来,苦乐都是一种情绪,一种状态。它们都是灵魂的思想波动。若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便能做到无苦无乐。如无苦乐,慈悲如何得驻我心?”

“善哉!珠穆朗玛,你能想到这一层,为师也为你高兴。可是,珠穆朗玛,你想过没有,你能通彻,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思想。可是苍生呢?他们能做到吗?”

“明白了,师傅,当为苍生驻慈悲心,行慈悲事。”

金蝉子凝神片刻,开口说,“我知你心尚有疑惑。所谓参悟,还不仅仅是师傅传授修习。还需要你去行万里路,遭遇千万劫数。以后你会参悟更深。”

“那就请师傅带徒儿去行万里路,遭遇千万劫数。”

“呵呵,那样的事情是不需要为师带你去的,以后自有他人带你去。为师已经完成了对你的受业,你可以睁眼了,用你的眼睛去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