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一起进京 (第1/1页)

何苒的大眼睛眨啊眨,哎哟,这是向她提亲吗? 前世没有,前前世也没有,还挺新鲜,心情怪激动的。 她连忙问小梨:“长福出京了吗?” 长福,就是何大老爷的长随。 小梨笑着说道:“这会儿应该已经到真定了。” 何大老爷身边有两名长随,一名是长福,还有一名长财,长财是阎氏的人,负责监视何大老爷的一举一动。 事实证明,长财的眼神不太好,否则何大老爷的外室和孩子是哪里来的? 何家和阎家彻底闹掰之后,何大老爷便把长财打发了,因此现在他身边只有长福一个。 何大老爷醒来时已是日上三竿,没有看到长福,外室吕红儿告诉他,长福来告假,说是真定家里有急事,他必须要回去一趟,还说宁可这份工不做了也要回去。 何大老爷皱眉,长福除了一个身体不好的老娘以外,没有亲人了,莫非是他老娘要死了,他才急着回去? 吕红儿早就看长福不顺眼了,长福看不起她,也看不起她的儿子,走了最好,所以早上长福向她告假,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见何大老爷生气了,她立刻柔声劝慰,又哄着何大老爷置办宅子,何大老爷还想南下当官,自是不准备在京城买宅子,别说是现在了,就是以前他在京城时,宅子也是租来的,京城地,居不易,宅子贵得很。 买宅子不成,吕红儿便退而求其次,住客栈就住客栈,总要有几个服侍的人吧。 长福不在了,他们一家三口,就只有她从真定带来的小丫鬟,这也不够用啊。 何大老爷无奈,便让客栈的伙计帮忙去找人牙子,他想起来了,上次也给何苒买过一个丫鬟,长福出门就遇到人牙子,人牙子手里刚好有个合适的丫鬟。 可是这一次,何大老爷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伙计直到第二天才叫来一个人牙子,那人牙子手里虽然有人,可是何大老爷和吕红儿看上的太贵,便宜的又看不上。 挑挑拣拣,人牙子都要掉头走了,他们这才定下来两个人。 一个小厮,一个丫鬟。 何大老爷看着那个小厮,怎么看都比不上长福。 而此时的长福,连同押送他的两个婆子两个丫鬟,已经回到了真定府。 前一晚,长福下楼到客栈外面买烧饼,晚饭没有吃饱,他想买个烧饼充饥。 没想到买烧饼时还遇到了同乡,同乡很热情,拉着他到附近小摊子上吃宵夜。 反正这会儿何大老爷正和那个狐狸精关着门不知道在干啥,长福闲着也是闲着,吃个宵夜也没啥。 吃宵夜就要喝酒,两杯酒下肚,长福就醉倒了。 醒来一看,可了不得了,他手里拿着一把刀,刀上有血,而在他身边,就有一个死人,那死人胸前一摊血。 长福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那位同乡带着人出现,喊着要报官...... 长福知道自己被算计了,他还能如何,只能按照人家说的去做了。 更何况,那位同乡说了,事成之后给他十两银子,让他能够带上老娘回乡下。 长福跟在何大老爷身边好几年了,也没能存下十两银子。 所以他心动了。 现在,长福便回到了何家,他是奉了何大老爷之命来接大姑娘的。 “大老爷在京城给大姑娘寻了一门顶好的亲事,让小的接了大姑娘过去,高门大户都要相看。” 话一出口,林氏和丁氏的眼睛就要冒出火来了。 高门大户? 就凭那个假货? 老夫人问道:“哪个高门,哪个大户?” 长福忙道:“小的不知道那家的爷如今在做什么官,只知道他姓闵,是太皇太后的侄孙儿,圣上也要叫他一声表哥呢。” 林氏...... 丁氏...... 老夫人喜出望外:“闵家,哎哟,佛祖保佑,咱们老何家这是祖坟上冒青烟了,这可是好亲事,真正的好亲事,比武安侯府的还要好!” 长福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带来两个婆子和两个丫鬟。 这四人显然是大老爷在京城里置办的,全都说的一口官话,一点口音都没有,身上的衣裳,头上的簪子,都是京城里的款式,整个真定府,没见哪家的丫鬟婆子能这样打扮。 这一看就要花不少钱,可是也有面子啊。 也是,一个女儿嫁进侯府,一个女儿嫁给皇帝的表哥,这能没面子吗? 老夫人越看越满意,连喘气都比平时畅快了。 “大老爷只让你接大姑娘一个人去京城?”老夫人问道。 长福点头:“是啊,闵家催得紧,大老爷让小的接上大姑娘快去快回。” 老夫人脸上的笑容荡然无存,只接何淑媛一个? 她的好大儿,知不知道晋王就快要打到真定府了? 她坐在后宅里,可也听说了,官兵前个后退了二十里,二十里啊。 离真定越来越近了,万一那晋王进了城烧杀掳掠,她这把老骨头可受不住。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